雖然下達了出兵2000的命令,但馬林明白,因為沒有城堡的防護,2000人想阻攔住數以萬計的饑民,那是不大可能的。畢竟,煤礦擁有充足的糧食,難免會引起到處都是的饑民的注意和覬覦。
于是,馬林準備,招募一些當地人作為輔兵,共同守衛煤礦和碼頭。
紐卡斯爾的煤礦,主要集中在泰恩河附近。馬林需要守護的,主要是泰恩河附近的煤礦,到泰恩河邊的運煤碼頭這一段的地區。若是讓2000長矛手只守衛煤礦,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守衛從煤礦到碼頭這段距離,那就力不從心了。
而且,馬林不但需要用糧食雇傭那些本地的煤礦工人幫他挖煤,同時也需要保護那些煤礦工人的家人。
因為,馬林給了那些煤礦工人糧食,他們肯定會帶給自己的家人一起吃。但問題來了,此時的紐卡斯爾,到處都是嚴重缺糧的人們。看到煤礦工人家里的婦孺有糧食吃,難免會有青壯男子生出搶奪的想法來。
所以,馬林還需要人手,幫忙保護那些煤礦工人的家屬。不然,家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誰有心思給你挖煤啊
甚至,那些招募的輔兵的家屬,也需要一起被保護起來。為此,馬林打算,用軍營的模式,在泰恩河畔,修建一座營寨,用于安置煤礦工人和輔兵們的家屬。
在營寨外面全是挖好的坑,營寨柵欄上也全是木尖樁的情況下,別說那些饑餓的難民,就連軍隊也無法輕易攻破。
只要給糧食,還保護他們家人的安全,馬林相信,愿意為自己挖煤和保護煤礦及碼頭安全的人多得是。
甚至,馬林都不用支付薪水,只要保證那些人和他們的家人能頓頓有吃的,那么,也能夠雇傭到足夠的人手。畢竟,馬林最不缺的,就是糧食了。而英格蘭北方幾郡,最缺的,恰好是糧食。用自己最不缺的東西兼堆放最急缺的東西,拿來和堆放交易,想不占便宜都難。
甚至,馬林打算,不適用純黑麥的面包供應給那些英格蘭人,而是使用大名鼎鼎的“科勒面包”,也就是摻雜了15的草糠的黑面包,來供應那些為自己服務的英格蘭人。即使如此,這也比那些摻雜了大量泥土,能夠用來當板磚砸人的黑棍面包好多了。
至于說添加野菜別逗了,此時的紐卡斯爾屬于嚴重缺乏糧食的災區,野菜估計都被難民挖光了吧,能找到野菜算你厲害
難民過境,比蝗蟲都差不了多少。馬林雖然沒有經歷過饑荒,但上輩子卻聽老人們說過上世紀的那場大饑荒。那年頭,別說野菜了,樹皮樹葉都被吃得差不多了,草根更是常用口糧。
其實那還算好的了,最慘的災荒,莫過于明末席卷華北大地的那場規模巨大的災荒了。那可是席卷了半個華夏,摧毀了一個強大的王朝的超級天災。
明末的時候,明朝雖然積弱,但社會秩序還是不錯的。而且,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還可以。雖然滿清后來使勁黑明朝,但通過明末來華夏傳教的傳教士的記載,當時明朝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還是相當好的。至少,比當時的歐洲人強多了。明朝物資充盈,物價低廉,社會安定,搞得一些傳教士,甚至都不想走了。
當然,那些傳教士涉足的地方,屬于閩粵和江浙一帶的東南沿海地區,本就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北方地區應該沒那么好。畢竟,東南地區,那可是一年兩熟的好地方。而同時期的北方大部分地區,很多都只有一年一熟,而且產量也比南方低多了。
最關鍵的,是受災的重災區,是兩個“西”西陜和西山。這兩個省份的人,民風可都是很剽悍的。西陜就不說了,老秦人的地盤,那可是多出悍勇之輩,好勇斗狠那是常事。沒了活路,舉旗造反,并不算個事。
而西山省,那也不差。古代就有“幽并游俠兒”的傳說。這個“并”,就是指并州,也就是西山省。游俠是什么人那可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貨色,造個反算事么算事么
民風如此剽悍的兩個省遭受大規模的饑荒,出現大規模的流匪,那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活該大明朝倒霉,沒救濟好兩個西,然后,讓西陜人逼死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