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北邊哈德良長城附近和蘇格蘭接壤,容易爆發戰爭馬林毫不在乎。要是蘇格蘭人不來還好,來了的話,正好派軍隊長驅直入,滅了蘇格蘭
羅馬這邊,在收到馬林的信后,尤利烏斯二世為了自己的定親外孫,自然是同意馬林的計劃。當然,他也不能直接宣布英國國王亨利七世是弒君者啊。真要那么干,英國馬上就會動國內的天主教會。說不定,靠著洗劫國內的天主教會,亨利七世還能獲得大量的財富。有了這筆財富,他沒準有錢多招募幾萬兵馬
所以,在愛德華的使者和法國、蘇格蘭的使者抵達羅馬后,尤利烏斯二世假裝推脫幾番后,做出了這樣的批示
“雖然英王亨利七世宣稱上一任國王理查三世弒君,殺害了愛德華五世,但是,亨利七世方面,一直未能找到愛德華五世和約克公爵理查的尸體。所以,理查三世弒君,只是理論上的情況。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亨利七世也有弒君的嫌疑”
這一段話,看似說得委婉,也沒有公開說死了說亨利七世弒君。但是,這段話,很要命地給亨利七世安上了一個“弒君嫌疑人”的大帽子,非常要命
有了“弒君嫌疑人”這個大帽子,愛德華就有發揮的空間了。教皇尤利烏斯二世雖然只說亨利七世是“弒君嫌疑人”,但作為死敵,愛德華完全可以把亨利七世宣傳定性為“弒君者”。反正,老百姓也沒那么聰明,都沒文化呢,哪里搞得清楚“弒君者”和“弒君嫌疑人”的區別
只要宣傳得好,亨利七世就板上釘釘是“弒君者”了。什么,你否認好呀,你把愛德華五世的尸體找出來給我看呀
亨利七世自然拿不出愛德華五世的尸體,那愛德華就可以趁機認定亨利七世的弒君行為了。
當然,尤利烏斯二世也沒把話說死,只是打算派人敦促亨利七世,盡快找到愛德華五世的尸骨,以洗清其“弒君嫌疑人”身上的嫌疑
但尤利烏斯二世曾聽過馬林說過,愛德華五世和弟弟被砌在了墻里,以亨利七世的能力,怕是沒法找到的。所以,這也是變相偏袒愛德華了。
不過,法國和蘇格蘭的使者,提出了異議他們表示,擔心亨利七世隨便找一個少年的尸體來糊弄教廷。因此,兩國使者提出教廷應當派遣一批教士,以及驗尸高手,來監督亨利七世找愛德華五世尸體的行為。同時,法國和蘇格蘭,也會同時派遣一批教士和驗尸高手,一起趕赴倫敦,甄別英格蘭方面可能找到的尸體的真偽,避免亨利七世弄虛作假
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答應了兩國的要求,不過,為了表明不偏袒法國和蘇格蘭的立場,尤利烏斯二世也允許英格蘭方面,找友好國家,同樣派遣教士和驗尸高手,一起判斷真偽,避免法國和蘇格蘭的驗尸高手否認真實的愛德華五世的尸體
這一番做派,看上去非常公允。但尤利烏斯二世知道,亨利七世是沒有可能找到愛德華五世的尸體的。因為,愛德華五世的尸體埋藏位置,實在太隱蔽了。若不是馬林告訴他,尤利烏斯二世本人也想不出來。除非,亨利七世有勇氣把倫敦塔拆光了,才有可能找到愛德華五世的尸體但是,那種可能性是很低很低的
所以,這看似公允的裁決,實際上就是在袒護愛德華了。更嚴格來說,是袒護外孫小凱撒的未來媳婦的爹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