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想想就覺得肉痛,44萬尤格拉姆的耕地啊折算成畝,那可是1008萬畝要知道,華夏的皇帝,賞賜大臣,一般賞賜個幾百畝地也就差不多了。重賞也不過千把畝,最多幾千畝。只有皇帝的親兒子親王的封地,才能以萬畝來計算。畢竟,人家是親王爵。
可是在歐洲,封地標準實在太高了。一個普通騎士,封地就要1500英畝,折合9千畝。這樣的標準,就算朝中的公卿,也未必有這么多啊
好在,馬林以后會大規模開發美洲。那樣,就不愁沒土地封給立功的手下了。
另外,考慮到這些封地的面積太大。而且,封地中游太多的百姓,馬林經過左思右想,決定采用遙領制度,來處理那些封地里的百姓
何為遙領制度就是封給職務,但不讓親往就職。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給待遇的方法,沒有實際權力。
比如,唐高宗李治,曾被封為晉王,并遙領并州都督一職。但是,其本人卻沒有去并州當都督,而是享受這個待遇而已。
這種情況,在唐朝比較常見,一般為親王所特有的待遇。
馬林之所以想推廣這種待遇,實際上不是為了封地的收益,而是為了貴族封地的人民
為何因為根據歐洲傳統,貴族封地中的百姓,是貴族的子民,但卻不是國王的子民。一旦成為貴族封地的百姓,那么國王就沒有權力指派貴族封地里的百姓。想要讓那些百姓幫自己干活,還得通過封地貴族
這一點,馬林是不能容忍的。而且,這也嚴重影響到中央集權。
所以,馬林可以允許貴族們擁有大片土地,擁有巨大的收益,但卻不允許他們封地里的百姓不受自己掌控。
思來想去,馬林想起了唐朝的遙領制度。這項制度的核心就是那些皇子親王們,雖然享有高級待遇,但卻不能管理封地的百姓。也就是說,他們只負責獲得封地的財富收益,但卻不負責封地的管理。封地的人民,還是接受朝廷的管理
這樣一來,那些藩王們,因為手里缺乏實權,也就翻不起浪花來了。有唐一朝,藩王造反成功的就沒有。倒是后期那些外姓的節度使,因為同時掌握地方軍政大權,成為了王朝的毒瘤。
馬林打算實行的遙領制度,就是讓手下的貴族們,只需呆在首都,等著封地的產出送過來給他們揮霍。但是,那些土地和莊園,則由官府派人去管理。同時,那些封地百姓,在農閑時,馬林也許會征發他們興修水利什么的。戰爭時期,沒準還會從中募兵
這樣,他這個君主,才當得名副其實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