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想,加上之前得到的情報,亨利七世就更加確定了愛德華這是在吸引他的注意力,好讓其放松對法國的警惕。如果大軍北上討伐愛德華,而法國又突然登陸圍攻倫敦,那可是要完蛋的
最終,亨利七世決定暫時不理會愛德華,等收拾完法國再去收拾愛德華
但愛德華似乎不樂意亨利七世這樣做,就在亨利七世專注于對付法國的時候,愛德華公開發布了一則討伐亨利七世的檄文
“偽王亨利,出身蘭開斯特家族分支。然而當初,亨利四世陛下已經宣布其同父異母的弟弟蘭開斯特公爵約翰博福特和他的后代,沒有權繼承王位。更何況,偽王亨利為蘭開斯特派的旁系支脈。連主脈都沒有繼承王位的權利,更何況是支脈所以,偽王亨利沒有任何繼承王位的權利。他的登位屬于僭越,是非法的。”
“更嚴重的是,偽王亨利在博斯沃斯之戰中,伙同其繼父托馬斯斯坦利等逆賊,弒君叛亂,為十惡不赦之死罪。犯了弒君之罪的人,是沒有權登上王位的,即使他娶了伊麗莎白公主也不行。因為,亨利的后代,屬于罪人之后,他們的出生即是有罪”
“偽王亨利一直堅稱理查三世陛下是通過弒君登上王位的,然則其登位已經20年,卻至今仍未找到理查三世陛下弒君的證據。因此,他的說法是不成立的,也是不合法的。”
“偉大的英格蘭王國是遵循法制的,沒有證據,便不能宣判有罪。在沒有掌握理查三世陛下弒君證據的情況下,貿然出兵叛亂,本就十惡不赦。所以,偽王亨利,才是真正的弒君者”
“朕以理查三世之合法王位繼承人之身份,宣布繼承英格蘭王位,是為愛德華六世。如今,朕以合法國王的名義,宣布偽王亨利和他的邪惡的追隨者門為弒君者,理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但本著對上帝的虔誠,和對法律的敬畏,朕并不會隨意殺害這個偽王。因為,只有通過審判的殺戮,才是合法的,也是合乎上帝的旨意的。所以,朕攻下倫敦后,將會在王宮前公審此偽王和他的幫兇。然后,以上帝之名,將此偽王和他的幫兇,除以絞刑,以正律法,維護王國之正義”
這篇檄文寫得大義凜然,有理有據,實在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而且,其維護律法的說辭,很能引起人的贊同。
比如,亨利四世宣布約翰博福特和其后代沒有繼承權,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從法律上講,作為約翰博福特后代,而且是旁支后代的亨利七世,的確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只是,亨利七世和他的支持者們,故意避開了這個問題而已。
如今,這篇檄文把這個事情翻出來,絕對能夠引起公眾對亨利七世王位繼承權的質疑。
而從亨利七世繼位20年,卻至今未找到理查三世弒君的證據這一點,則是從法律層面,認定了亨利七世和他的追隨者們的叛亂,是違法的。而如果不能證明理查三世弒君,那么,亨利七世和他的追隨者們,才是真正的弒君者,屬于理當被處死的人
這么有理有據的檄文,自然不是愛德華這樣被關了十幾年的平庸之輩能寫得出的,而是出自我們的穿越者馬林大爺
因為在諾森伯蘭郡的森林中實在打不到什么獵物,無聊之下,馬林忽然想起三國演義里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似乎先讓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寫了很有文采的討董檄文,發布天下,以證明自己一方的合法地位,和正義的訴求,還把董卓氣到了
于是,馬林也嘗試幫愛德華寫了一篇討亨利檄文,送給愛德華,讓其發布,以尋求民間和歐洲各國的支持。同時,進一步打擊亨利七世的名望
愛德華收到馬林寫的討亨利檄文后,讀了愛不釋手,也知道這篇檄文的確很有威力,于是,立即組織謄抄,然后派人四處張貼發布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