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銳和劉孟兩位布政使,光顧著看大船了,倒是沒注意到送給大明的那批槍炮是啥樣。雖然船上也有炮,但都是安在木制的四輪炮座上的,看不出啥稀奇的。
而當北海大公國的炮手們在大明將士的幫助下,把40門佛朗機炮推到靶場的時候,沈銳和劉孟驚奇地發現這些火炮居然都安了車輪
“咦,這些番鬼的火炮好別致啊,居然還安裝了車輪。如此一來,火炮的運輸方便了很多啊。不像我大明的火炮,需要數人抬著才能部署。”略懂軍事的右布政使劉孟驚奇道。
“倒是有些機巧和變通”沈銳也贊同道。
“哎呀,屬下看著這些西洋火炮,倒是漂亮得緊”看著金光閃閃的銅炮,廣州前衛指揮使徐勇眼熱道。
因為是要上貢給大明的火炮,這50門弗朗機青銅炮全是磨光過的。所以,現場看起來,這些銅炮都發出稍微黯淡的金黃色光芒。不像那些船上的銅炮,因為沒有磨光,顏色比較暗淡。
而徐勇這個喝兵血的將領,最是看不得和銅錢一個顏色的東西了。看到這40門錚亮的銅炮,徐勇此時滿眼都是銅錢的樣子了
而沈銳這位左布政使也點點頭,道
“這個什么北海國倒也恭順,光是這四十門銅炮,就耗費巨大啊”
身為布政使,掌管一省之錢糧,自然對花費成本比較敏感。在沈銳看來,這四十門銅炮,每門就重幾百斤,價值數萬銅錢。四十門的話,光是銅價就價值200萬銅錢以上,折合兩千多兩白銀,絕對是良心的貢品了。不像一些藩國,貢獻來的象牙、香料什么的,雖然在大明也很值錢,但在其本國國內,其實都是些普通貨色。譬如象牙,派一隊兵馬去獵殺一群大象,就能輕易獲得,也就欺負大明缺乏這種東西罷了。
沈銳既然當上了廣東布政使,主管這廣州市舶司,自然對于那些藩國朝貢的內幕門清。像北海國這樣實實在在送上幾十門銅炮的,絕對是良心朝貢者了。
事實上,大明的外交官員大部分都很清楚所謂的朝貢貿易,根本就是一場騙局。具體來說,就是那些藩屬國帶著一群土特產,來大明混吃混喝,然后帶回很多賞賜的騙局。
但是,明知道這是騙局,大明還是趨之若鶩。為何因為在儒家傳統里,“萬國來朝”是粉飾天下太平和國家強盛的不二利器。
也因此,門清的兩位布政使,面對那些所謂的朝貢者,都是高高在上的。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一群逐利的番邦騙子。
而北海國沒有用廉價的土特產來糊弄大明,倒是讓沈銳這個左布政使生出了好感。
不過,右布政使劉孟卻不以為然地說道
“那又如何文進公,我朝想來厚待番邦。這個北海國上貢40門銅炮,雖然價值高昂,可禮部的回禮又豈會輕了總之,肯定會讓他們滿意而歸的。”
“子賢兄言之有理”
就在兩位布政使交談之際,40門火炮已經準備就位了
“這西洋火炮的布置好快啊”略懂兵事的劉孟驚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