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敵人躲閃開呢”徐勇問道。
“所以您看我們的長矛手,全是挨在一起的。無數根長矛一起向前捅,左右根本閃不開。”
“另外,長矛弄這么長,其實是為了對付騎兵的沖鋒的”
“對付騎兵”劉孟立即來了精神。要知道,終大明一朝,塞北的蒙古騎兵,一直是大明的頭號心腹大患。野外相遇,面對蒙古騎兵的沖鋒,明軍十次有七次會被屠殺。若是有克制之法,絕對是大明之福啊。
“是的,劉大人”孔泰清了清嗓子,然后悄悄翻了翻馬林給的寶典。
過了一會兒后,才介紹道
“若是面對騎兵的沖鋒,長矛手可蹲下,把長矛后端插在土里,斜著向前。若是敵軍騎兵硬沖,一丈二4米長的長矛,即使斜著立在地上,對面騎兵沖過來,也必定先裝上長矛。然后,戰馬被刺中,敵人騎兵落馬。我方其余長矛手可將摔下來的敵人刺死”
劉孟比劃了一下,發現長矛若是有4米長,還真能做到這一點。而且,把長矛斜著插在地上,即使對方騎兵撞上來,力道也會傳到地上,而不會把手持長矛的步兵撞飛
但廣州前衛指揮使徐勇卻插話道
“可是,蒙古騎兵擅長騎射。他們在老遠處就放箭了,如何破解”
孔泰不慌不忙,因為馬林的寶典上有過說明
“徐將軍,您忘了我們的火繩槍了他們有騎弓,我們有火繩槍不信請看其威力”
然后,隨著一聲令下,30名火繩槍手,分成三撥,開始了三段擊的表演
此時,40步的靶子尚未撤去,又被放回了原位。表演三段擊的射手們,開始了排隊射擊
“砰砰砰”第一排的10名火槍手瞄準完畢后,在指揮官的下令下,一起把槍彈傾瀉往前方的目標
然后,第一排火槍手從1米寬的間隔中側身后退道最后。而第二排火槍手則頂到了最前面,待站好位置后,第一排火槍手射擊產生的硝煙也散去大半,可以大致看清前方了。然后,指揮官大聲下令開火,第二排的火槍手也紛紛扣動扳機,驅動火繩壓入藥池,激發了火槍
就在第二排上前射擊的時候,第一排的火槍手們已經到了后邊,開始了裝填彈藥的工作。第二排退下來的時候,他們還在裝填。但當第三排上前射擊完并退回來后,第一排的火槍手們,也大致裝填好了。也就隔了幾息的時間,第一排終于裝填好,走到了最前面,舉起了火繩槍,在軍官的號令下,開始了新一輪的射擊
如此,三排火槍手進行了相對比較連貫流暢的三段擊,看得在場的大明官員和將士們眼花繚亂。
“果然不愧是黔寧王發明的三段擊,如行云流水,犀利無比啊”劉孟由衷地贊嘆道。得,功勞全歸大明黔寧王沐英了
“黔寧王犀利”在場的大明文官也贊道。他們不會贊揚番邦,但贊揚本朝名將,還是不吝夸贊的。而廣東當地,夸獎一個人厲害,都會說“好犀利啊”,就連劉孟等外來官員,也被影響了
但這時,負責整個千戶所的火銃隊的百戶李三水卻是疑惑道
“孔大人孔泰,我觀貴軍裝彈只需30息,而我軍裝填彈藥,銃管更短,卻需要60息以上,為何要知道,把鉛彈放入銃管,很是麻煩,需要費很大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