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交談,孔泰驚喜地發現,這個叫劉老根的雞籠村的村正,是一個很有語言天賦的人。劉老根不但掌握莆田方言和不太熟練的大明官話,還懂得一點當地本島上的土著語言。畢竟,他在這里住了6年,沒少和當地土著打交道,也就學了當地土著語言,以方便和當地人交流。
于是,孔泰就起了拉攏劉老根的心思
孔泰的想法是即使亞美利哥帶著船隊從美洲出發來到社寮島,但若是沒有翻譯,也難以和大明和當地的土著打交道。因為,語言不通啊
而有了劉老根的幫忙的話,一旦社寮島上的城堡修建好,北海國駐軍就可以和岸上的當地土著直接打交道了。畢竟,以劉老根的語言水平,很適合當個翻譯。亞美利哥本身肯定會帶動漢語的翻譯,但他帶的翻譯肯定和孔泰一樣,只懂和大明官話接近的普通話,根本無法和當地土著交流。而有了劉老根這位語言高手,就可以順利和當地土著貿易和談判了。這樣,也能省不少事。
而且,有劉老根和他帶領的幸存的五十多名村民種地,還可以給新建的城堡的殖民者們足夠的食物。要知道,這次雞籠村遭到倭寇突襲,雖然死了十幾人,但死掉的多半是跑得慢的倒霉蛋,或者跑不動的老弱。而大部分壯年男女,基本都帶著孩子跑出來了。也就是說,現在雞籠村壯年勞力并不缺,可以給殖民者供應糧食。
可以說,只要拉攏了劉老根和他的雞籠村,對于北海國在社寮島上設立基地是非常有利的。當然,前提是,劉老根同意
于是,孔泰試探地問道
“老丈,我們北海國若是在這吉隆島上建立一個據點,不知您有何看法”
“貴方要在雞籠島上建立據點只是不知貴方建立據點所為何事還有對不對我們雞籠村的村民征稅啊”
劉老根的反應很快,他心里很清楚,如果還遇到倭寇,雞籠村肯定要完蛋了。所以,能拉北海國的軍隊來保護他們不被倭寇侵略,
但是,劉老根擔心北海過的軍隊奴役雞籠村的百姓。于是,他問道
“貴國在島上站穩腳跟后,是否會對我雞籠村的百姓征收賦稅”
孔泰想了想后,覺得收不收雞籠村的賦稅,其實區別并不大。畢竟,就算收取賦稅,這點人,也收不到幾個錢。
而且,若是獲得了劉老根等雞籠村村民的幫助,將會大大方便北海國在社寮島上站穩腳跟,并能得到一個穩定的糧食供應點。
于是,孔泰最終答應了劉老根的討價還價,愿意在控制了東番島后,放棄對雞籠村的賦稅征收和徭役攤派。
為此,孔泰還特地給劉老根寫了一封介紹信,以轉交給下次抵達基隆的亞美利哥一行。想必亞美利哥一行看到自己留下的信件,肯定會善待雞籠村的這些百姓。
收好信件后,眼看著哥倫布的船隊將會出發離開,雞籠村村正劉老根擔憂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