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時候,馬林混論壇,曾看過這樣一組數據
順風時縱帆利用風力的效率65,橫帆85;
逆風時縱帆效率45,橫帆25;
橫風時縱帆效率625,橫帆625;
也就是說,順風的時候,橫帆比縱帆效率高30。但逆風時,縱帆比橫帆效率高80。而側面來風,也就是橫風的時候,兩種帆時一樣的效率。
而現在,歐洲船只主要流行橫帆。使用橫帆的話,從北美的紐約回到埃姆登港,因為順風,又順著北大西洋暖流,只需花費一個月多點的時間。而從埃姆登到紐約的話,則因為逆風逆水,需要三個多月時間。
但是,若是改為雙桅縱帆船的話,縱帆逆風時效率比橫帆高80,速度自然快很多。原先從埃姆登到紐約需要三個多月,現在估計一個半月多點的時間,就能抵達紐約了。如此,就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當然,在馬林的指揮下,船只還是預備了橫帆用的橫桿和備用橫帆的。如此,當順風時間很久的話比如從紐約回國,就掛上橫桿,主要使用橫帆。而逆風為主或者經常需要變換風向的話比如南北向的長途航行,就撤掉橫桿,改為升起上緣斜桁帆,充分利用八面來風。
如此,船只就擁有了應付不同風帶和海域的特點的能力。但是,在夏季容易產生強力風暴的時節,還是主要使用上緣斜桁帆這種縱帆。為何因為這種船帆升降方便啊。一旦遇到大風暴,就可以及時快速地把船帆給降下來,以避開風暴。
實際上,在古代,西式橫帆船突遇風暴的話,出事的概率要遠高于華夏帆船。因為,西式橫帆船收帆非常麻煩,需要讓水手爬上桅桿,從下往上收起船帆。
但風暴往往來得很急,水手們有時候還沒來得及爬上桅桿,就遭遇了風暴。風暴中,船帆越大,風暴肆虐的威力就越強。橫帆面積那么大,很容易被風暴席卷,導致船只帆船遇難。
而且,風暴來臨時,往往伴隨大雨。一旦下雨,桅桿就會變得濕滑。那時候,水手就算攀爬桅桿,也是很危險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從高高的桅桿上摔下來跌傷甚至跌死
而華夏帆船則不一樣,因為是類似升國旗的方法把硬帆升上去的。所以,若是遇到風暴,直接讓水手打開活結,放下船帆就是了。甚至,緊急的時候,可以一刀砍斷繩子,硬帆自動就降下來了。只要船帆在風暴時不繼續張開,船只躲過風暴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當然,臺風、颶風之類的超級風暴除外
馬林讓人搞出來的上緣斜桁帆,也是類似升國旗那樣把船帆連帶著上緣斜桁一起升上去的。遇到風暴,水手直接在桅桿下面解開繩子,把船帆降下來就可以了。甚至,向華夏船帆那樣一刀砍斷繩子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