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大明能制造嗎”正德帝滿臉認真地詢問工部軍器局和內廷兵仗局的管事官員和太監。
然后,工部軍器局的官員和內廷兵仗局的太監紛紛叫來屬下的鑄炮熟練工匠,詢問他們是否能做到。
這些老牌工匠們湊在一起商量了好一會兒后,回答道
“能,但是字母銃契合較為困難,可能報廢率較高”
在古代華夏,工匠們可是沒有什么統一標準的,也沒有游標卡尺嚴格控制產品尺寸。所以,鑄造槍炮有點跟著感覺走。但這也造成了槍炮的口徑不一。
而馬林早早地在北海國推廣了游標卡尺,并制定了嚴格的質量檢驗體系。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加上游標卡尺的推廣,使得工匠們能夠加工出比較精密的部件。
比如,佛朗機炮的字母銃。單獨造可能很簡單,但是想要造出非常契合的字母銃也就是子銃和母銃契合很好,不怎么漏氣,卻是很難的。因為,大明工部沒有制定嚴格的生產標準,也沒有游標卡尺。所以,工匠們說,想要造出相契合的字母銃很難,報廢率高
事實上,佛朗機炮在大明最終被前裝的紅夷大炮取代,就是因為明朝工匠制造的佛朗機炮字母銃之間契合度太差,導致漏氣嚴重,大大影響了佛朗機炮的射程和威力。而紅夷大炮這種前裝炮,炮身是一體的,自然不存在什么漏氣。當然,導火索的那個孔是不算的,那是必須的
然后就是測試火繩槍,同樣地,正德帝讓500桿火繩槍一起使用,排成三排,使用三段擊
500支火繩槍使用三段擊,情景何其震撼遠不是幾支火繩槍的表演能比的。懂兵事的王鏊可以肯定管你武功再高,在如此密集的槍彈下,也絕難幸免。除非,對面的是騎兵
事實上,沖在最前面的騎兵也是難以幸免火繩槍的打擊的。不過,騎兵速度快,在犧牲了沖在最前面的炮灰騎兵后,后面沖上來的騎兵就可以沖入火槍兵陣中,隨便砍殺火槍手了
這一點,后來的滿清就是這樣做的。清軍也知道面對明軍的三段擊,前排的清軍騎兵肯定難以抵擋。所以,他們想了個辦法每次大戰前,派部隊去東北深山老林里抓捕野人女真實際上就是野人,鬼知道是哪個民族的。然后,在打服了野人后,就給他們裝備和馬匹,忽悠他們沖鋒在前,去擋明軍三段擊的槍彈
野人們比較傻,被滿人一忽悠,就自以為開掛了,然后沖鋒在前,替真正的清軍擋了子彈當然,那些僥幸活下來的野人,也成了清軍重的重要力量
等到真正的清軍沖入明軍火槍手陣中,那就可以大肆砍殺了。畢竟,在刺刀出現之前,火槍手面對沖上來的騎兵就是送人頭的
不過,北海國顯然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和這批火繩槍一起的,還有一些拒馬,專門防備騎兵沖鋒的。
按照馬林的設計,火槍手列陣后,先在前面丟拒馬,丟完拒馬才會準備射擊
事實上,這只是簡化版本。馬林真正的防騎兵沖鋒的完整版本是除了拒馬,還會丟成串的扎馬釘扎成串是為了方便收回除此之外,還會挖一兩道壕溝,壕溝里插滿尖樁
拒馬、扎馬釘,加上插滿尖樁的壕溝這種陣型,簡直就是騎兵克星
當然,教給明朝的,只有使用拒馬這一招,但這也比較夠用了
試玩火繩槍的威力,自然就是詢問能否仿制了。
可是,工部軍器局和內廷兵仗局的王牌工匠們湊在一起商議后,竟然表示長槍管非常難造
明朝火繩槍制造技術其實是葡萄牙人輸入的,不然,單單是賄賂兩廣官員,他們也不大可能得到在澳門登陸經商的資格。正是因為賄賂,加上積極佛朗機炮和火繩槍的制造技術,他們才獲得了再澳門經商的權力。所以,在此之前,明朝是沒有制造細長槍管的技術的。目前明軍流行的三眼銃和火炮,都特么有短粗的特點。所以,如何仿制火繩槍,難度反而比佛朗機炮更大
“這我天朝無人乎連個火槍都造不出”熊孩子有些傻眼,而且自信心也遭受了打擊。
“陛下,無需擔心。等到下次北海國使臣再來,我們準許他們朝貢就是了。當然,前提是他們要工匠,教會大明工匠學會打造細長槍管”王鏊建議道。
“如此,只能這樣了”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