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頓時瞪了那家伙一眼,心說麻痹,就知道嘴炮,你行你去造啊
不過,我們的王閣老卻沒想過,他本身也是一等一的嘴炮專家
小皇帝看到轉移注意力成功,也就不再為難曾鑒這個老實人了。于是,他揮揮手道
“曾尚書,朕不是針對你。你的兢兢業業,朕也是看在眼里的。可是,如此銃管,西洋小國都能造出來,而我大明作為天朝上國,諸邦宗主國,連一根銃管都造不好,難免為外人恥笑。”
“陛下英明”滿朝文武都非常認同正德帝的這句話。畢竟,當老大的不如前來投誠的小弟,的確好沒面子啊
“所以,朕令你,在京師的軍器局以及南京工部的軍器局,甚至是全天下的工匠官署中,招募擅長制造火器之高手。若是能夠自己制造出合格的銃管,也可為我大明保留顏面”
“善大善”群臣皆認同這一觀點。
“另外,若是有大明的工匠能夠仿制出和這個火繩槍一樣的銃管,朕從內庫撥賞銀千兩,并贈錦衣衛世襲百戶銜而舉薦此工匠的官員,朕也有賞”
對于正德帝開出的封賞,群臣也沒有意見。畢竟,錦衣衛是皇帝的家奴,皇帝賞賜工匠錦衣衛的職務,他們也沒啥意見。只要不是封侯這種大事,他們一般不會反對。而且,賞銀也是內庫掏錢,不是戶部出錢,大家才不關心呢。
“如此,先退朝吧,曾尚書,此事就有勞您了”
“臣惶恐”
就這樣,一場本來是大臣們組團噴小皇帝的早朝,就被熊孩子取巧給避開了
散朝后,群臣中才有人反應過來哎呀,我們不是準備了好多話準備噴小皇帝的嗎怎么就忘了一時間,很多清流文官懊惱不已
而三位內閣輔臣,也在討論著小皇帝
“陛下真是聰慧啊,居然用火器之事,轉移了所有人的目光。不然,今天早朝肯定熱鬧得很。”走在回內閣辦公地點的半路上,李東陽笑著說道。
“哼,陛下雖然聰慧,可卻沒有用在正途上若是那些聰慧都用在治國上,又是一個堪比先皇的明君。可惜,陛下被劉謹等閹賊給帶壞了”王鏊氣憤地說道。
一旁,同為內閣大學士的焦芳則沒有吭聲。為啥他這個內閣大學士,就是靠劉謹幫忙才混到的呢。王鏊噴劉謹,他實在不好搭腔。難道和王鏊對噴維護劉謹這是不可能的。焦芳就算和劉謹合作,但也是平等的盟友關系,而不是隸屬劉謹麾下。因此,他也犯不著和王大噴子對噴。論對噴,他也不是王鏊的對手啊
另一邊,下朝后,工部尚書曾鑒回到工部后,就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整風運動”。雖然他事后也反應過來,小皇帝不過借此事避免被群臣噴而已。但是,皇帝發話,他不能沒有表示。所以,撤換幾個無能的工部官員,那是必須的。不然,對外不好交代。
還有就是,曾鑒以工部尚書的名義發文全國,召集南京工部軍器局和全國各地各個軍械制造官署的最優秀的制造火銃的工匠,齊聚京師,共同研究如何制造合格的細長銃管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