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印度教是自上而下傳播的。而佛教則相反,是自下而上的。因為,印度教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而佛教,則是符合下層人民的需求其實也是瞎忽悠。所以,在華夏,也是上層信道,而平民信佛。畢竟,印度教不符合下層人民的利益,在民間推廣自然困難。而印度教非常符合上層統治者的利益,自然需要自上而下地傳播
馬林把這些想法都寫了下來,寫了半天后,也是有些頭暈腦脹的。于是,他來到了王宮的演武場,圍觀卡恩這頭牲口練武。
平常沒事的時候,卡恩一般在王宮內轉悠。沒事就去演武場練武,暴揍沙袋和木樁。要么把200斤重的大石頭舉得飛起而馬林一旦要出宮,卡恩則會緊隨左右,保護馬林的安全
今天,馬林來到演武場放松圍觀的時候,正好看到卡恩和一名侍衛比試馬上的刀法。
王宮演武場很小,無法沖起來。所以,二人都是騎在馬上,低速向前,然后用馬刀互砍。
因為都穿了全身板甲,雙方對砍起來也不留手,下手較重。結果,兩人的兩把仿65式騎兵軍刀,強硬地碰撞在一起再然后,兩把刀都斷了
“斷了”馬林有些呆。這可是自己特地讓人用高碳鋼打造的啊,咋那么容易就斷了而且一斷就兩把平常和民間鐵匠打造的鐵刀對砍,都是砍斷對手的刀的啊
但馬林很快反應過來鋼刀對砍鐵刀,能不勝利嗎可高碳鋼馬刀對砍
“似乎,高碳鋼硬度足夠,但缺乏韌性啊”
馬林想起來,古代華夏的很多寶刀,貌似都用疊鍛法。就是刀身內部“脊骨”用較軟的鋼鐵,使得刀身充滿韌性。但是,表面則包裹堅硬的部分,使得刀刃鋒利而又堅硬。互砍時,可砍斷對方刀劍而不豁口或者,通過淬火等特殊處理,增強刀劍表面強度
在后世,也經常使用彈簧鋼制作刀劍,但是,在刀劍表面刃口,進行滲碳,以增強強度。如此,刀劍韌性有了,刀刃強度也足夠
也就是說,刀劍并非越硬越好的。高碳鋼雖然強度高,可韌性不夠。高碳鋼刀若是與質量更差的鐵刀對砍,自然能砍斷對方。可是,若是砍不斷對方的武器,比如鐵棍和重型的雙手劍等,卻容易自斷
所以,為了不影響騎兵的戰斗力,馬林覺得應當提升一下騎兵刀的性能水平了
當然,馬林指的是提升下自家軍隊使用的騎兵刀的性能水平。至于出口型的刀劍,還是繼續用高碳鋼唄。反正,高碳鋼刀劍,的確比現在歐洲流行的生鐵刀劍要強很多啊,賣出去絕不會有人說質量差的。可自家軍隊用的武器嘛,自然要精益求精了,提升下性能水平,是必要和必須的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