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45號鋼是什么鋼看其標號,明顯是中碳鋼啊好像,后世的56半的槍管,也是用45號碳鋼做的
所以,馬林決定將刀身所用鋼材,改為中碳鋼。中碳鋼雖然韌性不及低碳鋼,硬度不及高碳鋼,但性能折中。而且,馬林還有一個辦法解決表面硬度問題呢表面滲碳
中碳鋼為刀身,韌性比高碳鋼要好。遇到強力沖擊,會通過彎曲形變吸收沖擊力,然后恢復原形。但若是表面也是中碳鋼,那就容易被敵人的刀砍出豁口了。
若是使用疊鍛法,外表包裹高硬度鋼,自然性能更高。可是,那樣一來,成本就很高了。而且,并不是每個鐵匠都有疊鍛法技術的。會疊鍛法打造寶刀的,都是大匠師。而且,鍛打起來非常耗時。
但給騎兵打造列裝的軍刀,顯然不能用那種方式。成本高不說,打造速度也很慢。所以,馬林決定采用折中方案中碳鋼表面進行滲碳處理。另外,在淬火上,也使用符合刀具的先進淬火辦法,而不是簡單的水淬。
至于如何進行表面滲碳呢日本那種木炭燜燒是不可取的。因為,那種滲碳法,滲碳分布不均勻,廢品率較高。打造倭刀時,需要進行再度篩選,以得到合格的部分,并淘汰不合格的部分。
不過,馬林作為歷史系畢業生,曾在明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看到過一種滲碳法,可以很好地解決表面滲碳不均勻的問題。而且,這種方法,據說到現在都還有應用。
這種方法就是把成型的鐵器,放入坩堝中,然后覆蓋上攪拌好的木炭、豆豉和土末,在坩堝外面加熱
木炭和豆豉都是滲碳劑,為滲碳碳元素。而土末則是分散劑,使得滲碳均勻,避免木炭燜燒出現的滲碳不均勻。
這種滲碳方法,使得被滲碳的鐵器滲碳均勻且穩定,而且碳勢很高馬林自己也不懂碳勢是啥,反正對滲碳有好處就對了。
中碳鋼本來強度就不錯,再經過這種優秀的滲碳技術處理,刀刃強度一定不差
據說,春秋時期吳國名匠干將,在鑄劍時,就喜歡投入毛發和指甲等作為滲碳劑。結果,后人出了一個訛傳版本,說干將莫邪夫妻為了鑄出神劍,以身祭劍實際上,干將只是用毛發和人指甲當滲碳劑,給寶劍表面滲碳而已而且,傳說中的血祭寶劍,估計也是拿鮮血當滲碳劑了。畢竟,鮮血是有機物,是含碳的
最后,就是淬火處理環節了。馬林上輩子讀過一些歷史,知道古代有一種高明的刀劍淬火方式,就是“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這樣得到的刀劍,耐磨和彈性非常好。而“五牲之溺”是啥其實就是牲口的尿液。至于“五牲之脂”,自然是牲口的油脂了古代經常流傳著用馬尿給兵器淬火的傳說,據說能得到寶刀
其實用現代科學觀點來解釋的話,用“五牲之溺”淬火,其實就是鹽淬。而用“五牲之脂”淬火,其實就是油淬。鹽淬和油淬一起上,就是雙液淬火了,是一種高明的刀劍淬火方式。用這種淬火方式得到的刀劍,質量那是杠杠滴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