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海德爾這個馬林招攬的第一個大學生,目前也管理著奧爾登堡省和不萊梅省,也是有取代杰弗里的勢頭的。
事實上,海德爾就是馬林計劃培養來取代杰弗里的。只是,海德爾貌似辦事沒杰弗里漂亮,稍微有些刻板,馬林才猶豫不決,沒有立即換掉杰弗里。
而馬基雅維利,雖然能力強于海德爾,但考慮到這貨是意大利人,而且是被自己綁來的,馬林對選擇誰來接任首相,其實非常猶豫。至于米克爾,歲數大了,天知道哪天會嗝屁。因此,未來的首相,肯定是在可靠的海德爾和能力更強的馬基雅維利之間產生。因為,他們都是不到四十歲的年輕人,可以用很久。
而杰弗里正是因為知道能取代自己的人很多,所以對于馬林忽然頻繁到訪才會有了不妙的感覺。事實上,他是多慮了。只是,馬林也不能跟他明說。
因為害怕失去首相的位置,杰弗里這些天做事特別賣力。這不,他主動談到了北海國的人口增長問題
正好,馬林這段時間正發愁人口的引進,于是和杰弗里就討論了起來。馬林的打算,當然是從外部引進了。因為,從外面引進來得快,引進來就是成人。不像內部生育,要培養十幾年呢,太慢了。
而杰弗里則意見相反,他認為,外部引進固然來得快,但別人又不是傻子。比如,現在那些諸侯就開始限制北海國從他們國內引進人口了。在馬林幾年內都不打算動武的情況下,從外國引進人口,變得十分艱難。
而且,杰弗里認為,這些外來的人口,可以共富貴,卻不能共患難。真正靠得住的,還是本國出生的人口。而那些移民,能在北海國繁花似錦的時候過來,也能在北海國遇到災害時離去。所以,還不如鼓勵國內多生育人口呢
“鼓勵國內生育人口嗎”馬林忽然想起了越王勾踐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越王勾踐的成功例子擺在前面,馬林不得不承認,鼓勵生育,也是一個成熟的人口增長模式。
雖然這個周期有點長,可能接近20年。但馬林現在還不滿30歲,20年后,也才50歲。而50歲,對于醫學比歐洲其他國家都發達的北海國而言,正是一個政治家創造輝煌的年紀
“好吧,我同意鼓勵生育”一向貪圖快捷方便的馬林,終于定下心來,認可了“鼓勵生育”這個見效不快的人口增長模式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