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有多厲害這玩意在古代沒用化肥的情況下,畝產至少十幾石。這還是在貧瘠的山區的產量,要是換做江南熟田,精心種植,畝產可達二三十石,也就是千斤。
這個數字,在現代也許沒啥。可是,在沒有化肥和精心育種的古代,畝產200斤才是正常。畝產300絕對算豐收。當然,這是指小麥。水稻的話,江南上等水田最高畝產可達500斤。
當然,水稻畝產能達到500斤,本書前面就說過。這除了江南上等水田本就肥沃,還有淤泥和河水中因為江南河湖魚蝦的尸體帶來了大量的磷元素,也就是天然的磷肥。
水稻水稻,其植株很長時間內是泡在水里的。江南河湖縱橫,魚蝦很多。魚蝦死后,會析出磷元素,成為利于莊稼的肥水。
有糞肥,沒事再堆點草木灰鉀肥,再長期泡著有魚蝦尸體的磷肥水,也不怪江南水稻高產。
但即使如此,畝產500斤在古代也是非常罕見的。一般水稻畝產,也不過300斤左右,小麥的普通產量則是200來斤。
所以,像紅薯這樣動輒畝產一千幾百斤,甚至能達到千斤畝產的東西,在古代農業社會,絕對是核彈一般的存在啊。
不過,再厲害的農作物,因為是外來新品種,老百姓未必能快速接受。而馬林前世在鄉下待過,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官方推廣”
官方推廣的威力多大它可以讓萬畝良田短時間內改種另一種奇怪的經濟作物,只要官方下大力氣。
在后世,馬林可沒少見一些有想法但不靠譜的官員拍腦袋決策,瞎指揮農民種植一些新奇作物,一會兒要種藍莓,一會兒讓種獼猴桃最后,因為市場接受程度不高,農民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不過,這是現代。而且,那些官員推廣的,一般都是經濟作物,有可能會不被人接受。
但紅薯不一樣,這玩意就是糧食。對古人而言,能吃飽才是大事。不像現代人,吃飽早就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發財
想要發財,紅薯還真不能滿足這個要求。但想要吃飽,紅薯絕對沒問題
最重要的是,在山區以及北方貧瘠土地上,紅薯絕對是最佳選擇。比如,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的黃土種植稻麥不行,可種植紅薯,再怎么差,也有十石以上的產量,也就是一千幾百斤。
畝產一千多斤是啥概念在后世,農村因為人口太多,一家只能分到幾畝地,但因為水稻畝產一千幾百斤,小麥畝產也有千斤左右。所以,雖然只有幾畝地,一家人也是能吃飽的,還能賣掉很多糧食。只要畝產千斤,基本上,只要兩三畝地,就能全家吃飽了。當然,想要房子、衣服什么的,還得更多產量
古代人的土地數量可不是現代人可比的,一般來說,一家人再窮也得有幾畝薄地。而北方地區,因為畝產低,一家擁有10畝以上絕不是問題。當然,多半是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