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按照后世歐冠小組賽的辦法,每個組的四個人相互間都各打一場步戰和馬戰。其中,馬戰積分比步戰更高。
這樣,小組賽過后,前兩名出線,再和另一個對應小組的前兩名對戰,進入二選一的淘汰賽階段。
不過,因為有1200多人參賽,每組4人的話,得有300多組,很是壯觀。然后,出線的600多人則再進行捉對廝殺,進行二選一的淘汰比賽。
至于如何劃分四檔,馬林給出的劃檔方式也很簡單粗暴在和北海國普通精銳老兵步戰過程中,在戰勝對手的同時,結束戰斗越快的人,積分越高,不受傷也有加分。
然后,在馬戰基礎測試中,他們會騎上北海國給準備好的戰馬和板甲,手持騎槍沖鋒,刺擊沿途的5個草人的頭部,并獲得一定的積分。
最后,根據步戰積分和馬戰基礎測試的積分相加,得出總積分,并以積分多少進行劃分檔次,將流浪騎士們劃分為四個檔次。然后,抽簽分組,進行小組積分爭奪戰,前兩名出線。
而在正式的騎士比武中,馬戰和步戰的分數是不一樣的。馬戰的積分,為步戰的兩倍。畢竟,這是挑選騎士的比武,而不是挑選步兵的。所以,馬戰的積分,要占到積分總數的三分之二。
如此一來,實際上馬戰獲勝的一方等于就是贏了。
但馬戰也未必能分出勝負,因為,馬戰屬于騎士對沖作戰。但為了保證騎士們的安全,使用的都是空心騎槍。而且,馬林禁止攻擊戰馬和騎士的頭部。而且,騎士對沖只有5次機會。每次對沖完后,都會換一次騎槍,不管騎槍有沒有壞。5次沖完結束,但5次沖完前有人落馬,則分出勝負。要是5次沖完,雙方都勢均力敵,則看步戰成績。
馬林之所以禁止比武中刺擊對手頭部,就是怕出現傷亡。在原本歷史上,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就在1559年的騎士比武中北自己的蘇格蘭侍衛長刺中頭部,導致身亡。
事實上,刺中亨利二世頭部的騎槍也是木槍頭,而且是不結實的木材做的空心騎槍。但問題是,亨利二世的頭盔眼部是開放的,而他的蘇格蘭侍衛長的木槍頭在擊中亨利二世的頭盔并斷裂后,一塊碎木片湊巧穿過了亨利二世頭盔的眼部縫隙,刺入了亨利二世的眼球,并深抵腦部。因為當時醫療條件落后,導致傷口嚴重感染,而亨利二世不但壞了一個眼球,還患上了敗血癥,并最終去世。
因此,就算馬林的北海國有酒精等消毒方法,面對那樣的傷害也是無濟于事的。就算在21世紀,腦部受到傷害,也很難治療。
所以,為了安全著想,馬林禁止騎士對戰中刺擊對方頭部,即便有頭盔保護。而且,就算騎戰中雙方都沒被打落馬下,不是還有步戰成績么
就這樣,在分好組,并詳細講解了比武規則后,騎士比武大會第二輪的小組賽,正式拉開了帷幕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