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留方若華在宮里待了一日,之后還屢屢有賞賜,雖說表現得漫不經意,方探花自己也無驕狂之色,可到底能讓人感覺到太子對其十分愛重。
一時間,翰林院眾人對他都變得十足和顏悅色,以往幾個說話不動聽,總頤指氣使的老學究也改了脾性,和他說話時多少加三分尊重。
再有一點,恒王一行人接下來還是鬧,在爭奪人才方面兇猛的很,在對待方若華時,卻更慎重,拿捏分寸方面也更小心。
說到底如今太子依舊是儲君,儲君也是君,他們再是兄弟,也都是臣,不能和當面和太子作對,真要對上,落在陛下眼中絕討不了好去。
這日,天上忽然降了雪,雪鋪了一地,輪到方若華在宮里當值,便不免有些懶怠,圍著個大斗篷,在文華殿里慢吞吞圍著炭盆踱步。
宮里的炭火都有數,發下來給他們使喚的不說不夠用,可絕對不算富余。
方若華還好,年紀輕,身上的衣服保暖效果不錯,兩個和他一起當值的老翰林凍得臉上都隱隱約約發青。
當了一上午的差,早晨離天亮還遠便出來,誰也沒吃飽早飯,此時已經餓得肚子里翻江倒海,偏偏不遠處小皇子,小皇孫們正開飯。
濃郁的飯香隔著窗戶傳進來,一個老翰林咂摸咂嘴,呼出口熱氣暖暖手,輕聲道“這像是咕嚕肉,小皇子們年紀小,脾胃弱,吃這等大肉不太好。”
一邊說,他就一邊吞了口口水。
每每這個時候,方若華就想,那些個王爺皇子們真不知事,討好人也沒討好到點子上,要是這時候給他們這幫庶吉士,老翰林送幾盆子熱乎乎,香噴噴的羊肉羹,他們即便不至于納頭便拜,但保證對送羹湯的王爺多十二分的好感。
可惜,翰林們的伙食就是普普通通的馕餅,不算冷,有些硬,其它的什么都沒有。
文華殿里書多,翰林們進宮當值,除了候著陛下召見,還要抄書,如果飯食里湯湯水水太多,一來收拾起來麻煩,二來容易污了書,到底不美。
“哎”
幾個老翰林沒滋沒味地啃馕餅,有一下沒一下,食不下咽。
方若華也不想吃,但有總比沒有好,不吃的話還要熬一下午,幾個人就湊在一處說話聊天,也算是消磨時間,正聊著,有個老翰林蹙眉,擺擺手,側耳傾聽“你們聽,好像有動靜。”
方若華第一個反應過來,猛地轉頭,盯著后門,后門處絲絲拉拉的,幾人面面相覷,起身走過去把門一開,門剛開了個縫,外面就擠進來兩只白色的,圓圓滾滾的小東西。
老翰林的眼睛有些不好使,仔細一看才驚訝道“這是狗啊”
可不正是兩只小獅子狗,只有一點點大,毛又長又順,在雪地里滾過,就跟個小雪球一般,兩只也不叫,就是哼哼唧唧,嘴里還叼著一個比它們身體都大的黃色綢緞包,努力湊過來,想蹭方若華的腿,卻走得磕磕絆絆,時不時要摔倒的模樣,根本蹭不到。
方若華蹲下來,伸手接過這兩只嘴里叼著的包,上下一看,上面的做工用料明顯是宮里的東西,老翰林揉了揉眼睛,大驚失色“這不是太子書房的桌巾”
老翰林早年教過太子一段時日,對東宮也算了解,一眼便認出桌巾的模樣。
宮里一應用品都要符合規制,東宮的東西更是有標識,絕不會出錯。
方若華蹲下身隨手解開里面有各種點心,一片片切好的熏肉,果子,還有兩個水蘿卜。
“汪”
一只小白狗蹭了蹭方若華的腿,又把東西往他手邊推了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