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太子“”這一磚頭砸下來,他們還真有點灰頭土臉的意思。
幸虧一開始就跟方探花說好,此次乃是微服私訪,除了一些必要的人物,對旁的異類不能泄露身份,只說是和方若華有親便是。
否則讓人知道他們倆一個是大周皇帝,一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殿下想想那場面就足夠可怕
徐姥姥擦干凈淚,一臉痛恨“方郎君您來評評理,劉家做出這等事,可氣不可氣”
怎會不可氣方若華最煩這等人家。
皇帝和太子也覺得劉家可恨。
其實這等不把女子當人看的事,也不是發生過一次兩次,皇帝和太子消息靈通,早不知道看過多少類似的人間慘劇,差不多也算麻木。
因著前朝戰亂,直到如今大周朝也沒有恢復底氣,皇帝從懂事起,就不大喜歡某些束縛女子的各種規矩,更恨老百姓生下女兒就掐死,扔河里這等行為,甚至為此做出過種種措施,早些年還試圖給生育子女者補貼,可惜國庫空虛,下面手腳也不干凈,這等政策實難持久。
但是鼓勵寡婦再嫁,他也是常常做,每次頒下貞節牌坊,那真是捏著鼻子下旨意。
不下旨也不成,不下旨說不得寡婦會被逼迫死,殉節之事頻頻發生,誰又知道是怎么個殉節法,有個貞節牌坊護身,女子反而可能好過些。
見得越多,越不當回事,換了別的時候,皇帝和太子這等人怕是不會走心,在此時此刻,坐在異類的客廳內,聽著一個積年老鬼說這些話,甚至還牽連到皇親國戚身上,身為人間帝王,這心里還真不是滋味。
怎么說,有一種很丟人現眼的感覺。
問題是劉家算哪門子皇親
這口鍋他們是絕對不肯背
方若華一看這兩位的臉色,就知道劉家討不了好,忍不住暗笑,徐姥姥這老狐貍,肯定是故意在他們父子面前痛罵,真比涂山家那一幫子傻白甜像狐貍的多。
“我老婆子話就放在這兒,劉家那些男丁是我招贅回來的,我還招贅定了,規矩咱可沒壞,他們自己愿意和我的孩兒們成親,愿意入贅我徐家,咱可沒逼他們,徐家當初也說了,我家那小曾侄女自愿嫁去嫁去他們家,那生生死死都是他們家的人,如今他們家的小子們心甘情愿地入了我徐家,那生生死死,也是我們家的事,劉家要是再胡攪蠻纏,別怪我等不客氣。”
徐姥姥冷笑,“當初他們可是把徐家去討說法的好孩子痛打一頓,好幾個孩子破了相,斷了腿,絕了前程,他們家要是再來生事,也別怪咱們不客氣。”
一番話下來,所有人啞口無言,唐方沉住氣,此時總算從羞憤中回過神,皺著眉頭道“劉家或有錯處,但并不是劉家的公子都有錯,當初徐家姑娘嫁的是長房的大公子,誤闖嫂子閨房的乃是長房的四公子,不是你們拐帶來的這幾個,怎能遷怒于他們”
“老身樂意。”
徐姥姥輕輕一笑,別看年紀大了,這一笑,到也有幾分年輕時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