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穿戴,應該是當兵的。
筏子很快到了眼前,就見頂著亮光的一兵士,三兩下就竄上屋頂,一張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就是他以前見過的,縣里大戶人家的老爺,也沒有這么白的牙。
“老爺子,我先送您下去”
這位小軍爺一招手,底下就扔上來兩張不算厚,可是織造得很密的毛毯子,他把毯子往老族長和他妻子身上裹了下,蹲身背上老族長,手腳麻利地又爬了下去。
不一會兒,老妻也上了筏子。
老族長滿臉不知所措,兵士似乎很急,目光炯炯地注視水面,神情嚴肅,并不理會一筏子的男女老幼那點焦慮。
撐船的士兵到是比較善談,言語又溫柔,很仔細地安撫眾人“諸位鄉親都別擔心,上流決口的河堤很快就能被堵住,等水退了,村子一準能再建起來。”
“我們陛下在周圍搭建了不少臨時的居所,夠大家先應急住的,好在是夏天,雖然有雨,可不冷,凍不著人。”
“陛下一早交代了,大夫和藥材都有,糧食也會送來的。”
這人說話語氣和緩,隨著他的細語,老族長竟真覺得心里的焦慮漸漸少了些許。
就是這撐船的,似乎不是一般人。
老族長雖然老了,可也沒糊涂,當年大周朝那位陛下南巡時,他還見過駕,自是知道萬歲爺口含天憲,他老人家嘴里的話,不是一般人能隨便聽見,更不要說隨口說出來。
瞧瞧這位,一路上光是說陛下說了什么什么,就說了七八十句。
可聽著聽著,老族長心里竟也對那位陛下,由衷地升起了萬分之感激。
還有一點發自心底的親近之情。
落難的人太多,筏子并不大夠,撐船的,救人的士兵都下了水,盡可能地騰出地方來。
老族長頗有威儀,主動站出來組織老百姓撤離,先把危險地帶的百姓救下,至于暫時安全的,就先等一等。
老弱婦孺且第一波送去安全點,至于青壯,也幫襯一把,不能全靠人家外面來的差爺。
隨著天越來越亮。
筏子上的抽泣,痛哭聲,漸漸消去,老百姓們心里的忐忑不安還在,到底不像一開始那么絕望。
很快,所有人就被送到村東面的山上,山上已經搭起一排棚子,帳篷,草屋,很多人來回穿梭,十分熱鬧。
老族長也認識里面幾個人,都是臨近村子的。一顆心撲通一聲就落了地。
救人的兵士從屋子里抄起一個水壺,遞給老族長,他們自己也灌了幾口熱水。
“老爺子,你點一點,看你們村子的人差了多少。”
老族長應了一聲,匆匆忙忙去了。
幾個士兵也就趁機歇一會兒,跟剛救下來的這些村民們聊天“還是你們長壽村的村民素質高,救起來容易,昨天我們去南邊的一個村子,那個亂,都到了這等地步,為了爭奪一塊干糧,一件毯子,先上救生筏的機會,打得頭破血流,最后沒法子,用上些武力手段才算順利完成任務。”
這么委婉地捧了捧長壽村,一群村民總算不全是凄凄惶惶,神情安定了些許。
長壽村還算是比較幸運,老族長日日提醒,大部分人都留了個心眼,除了運氣特別糟糕的七個村民,其他人都在了。
一村的百姓,坐在篝火旁,吃著雖然干硬,但還能入口的干糧,默默無語。
老族長忽然道“我這一輩子,遭過好幾次災,這是頭一次朝廷來救了我。”
他不是大周人,是華夏的百姓,這可真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