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自以為很了解大將軍的伴當愣了半晌,滿頭霧水地去做事。
以前因為高老先生言行舉止,著實讓人如沐春風,大將軍還是很喜歡陪他老人家喝酒聊天,哪怕知道對方動機不純。
怎么今日就
大約上位者都是這般陰晴不定的。
要是他能弄明白里面的道道,或許自己就是大將軍了。
李招遠回過神,卻是苦笑“好厲害的華夏女帝王。”他剛才是自動自發地帶入到書里去,恨朝廷恨得牙齒發癢,就算明知這是方若華的策略,卻還是不自覺地多想。
尤其是想起方若華送來的那一封信。
在信中,那位女中豪杰并未曉以大義,也沒有許諾什么高官厚祿,世代富貴,只是很平鋪直敘地訴說了一遍,與他差不多情況的西北翟將軍,中原腹地的楊家軍,并入船島之后的待遇結果。
待遇當然很好,方若華一向用人不疑,愿意放權,在她手底下做事,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自在,還有榮耀。
這些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除了好的方面,方若華也沒有避諱那些犯了船島的規矩,被公審公決,判處死刑的各方首領。
可是便是這些人,李招遠見了竟也沒有起一星半點同病相憐的念頭。
死者都有取死之道,死得至少明明白白,況且九族還未受牽連。
只要本身無罪,在方若華的地盤上,便不必擔憂受到某些親戚的連累。
罪犯的子孫后代雖然不可能一點影響都沒有,但卻遠好過被抄家滅族,斬草除根。
與之相對應的,大周朝又是如何的做法
李招遠以前從沒有想過,但是讀過方若華送來的書和信,他卻控制不住自己去想。
似乎被大周朝招安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沒有落個好下場。
像以前的北疆義軍薛成渝,也是被朝廷招安,第一年還好,第二年整個義軍就被分化瓦解,薛成渝也被借故調去他處,郁郁不得志。
不過,好在還是留下了身家性命。
可是,被朝廷招安的人里,到有七八成的人最后落個含恨而終的下場。
不至于死的,也再無往日的風光。
他倒抽了口冷氣,忙派人去調查。
這認真一查,李家寨的人才發現事情比想象中更糟。
大周朝對降將同樣不好,許多勢力都是沒被招安,沒投降之前,風光無限,大周一看不容易打,便使懷柔手段,待那些勢力的首領也是萬分客氣,但一被招安成功,立時就面臨被瓜分瓦解的下場。
失去底牌之后那便是隨人家揉圓捏扁,任憑處置,是生是死,全看皇帝的心思。
李招遠額頭上的冷汗嘩啦啦流了一臉。
不光是他,李家寨那些傾向于被朝廷招安的弟兄們,更是個個飽受驚嚇,心臟砰砰亂跳,幸好在接受招安之前回過神,要不然,自家將來,豈不是生死全在人家一念之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