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太平狗,莫作亂離人,這個詞,可不是說說就行,那相當有道理。
哪個老百姓都不樂意遭遇亂世。
方若華也不想。
別看她以前在亂世里也混得風生水起的,可那日子,著實是累得很,時常精疲力竭。
但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世界啊,果然還是十分不喜歡。
她生活的那個年代,也一樣不算平等,可人們總還是能自主的,初始條件再壞,最多比別人難些,但終歸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方若華搖搖頭,也不禁好笑,她以前適應力其實挺強的,到古代也能彎得下腰去,后來,到越發矯情。
不過,這點矯情,她不想改變。
方若華不敢去想什么改變世界,但是她一年復一年地成長,付出了多少辛勞,要是還不能在任何環境中都保持本心,讓自己痛快一點,至少不太因為外部環境而扭曲,那她這么漫長的時光,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這輩子不如就做個瀟灑自在的神仙中人,與父母一起暢游天下,偶爾也充當一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豪俠
此時也就稍微想一想而已,方若華決定,先走一步看一步。
康親王在宮里待了大半日,回來時還是風度翩翩,神色間冷淡沉靜。
方若華見他都覺奇怪妻子臨陣脫逃,追著去向另外一個男人報恩,他不惱羞成怒便也罷了,怎還如此淡定
康王徒深似也察覺到方若華的疑惑,落座替方若華倒了杯茶,就笑道“靈兒的性格如何,本王到是清楚,她從小就稀里糊涂的。”
“種將軍常年征戰在外,種夫人身體不好,皇兄與我便對靈兒多有照拂,我到了年紀,怎么也要娶妻,娶的妻子只要家世相當,性格不差,能擔得起王妃的責任,我就沒有意見。”
“皇兄既然有心讓我娶靈兒,那我也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方若華了然。
想想也是,如今都是盲婚啞嫁,不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婚之夜才能知道新郎或者新娘是個什么模樣的不在少數。
康親王只要不討厭種靈,這門婚事就很好了。
“此事已經在陛下面前過了明路,明日,你與我一起進宮謝恩,太后娘娘會召見,不過,你不必太擔心。”
方若華“”
康親王嘆息“刺客之事幸虧有姑娘,才沒有鬧得不可收拾。”
如今朝政雖說比皇兄剛繼位時穩定許多,但太上皇畢竟還在,二圣皆在,朝中形勢就比較復雜。
若是諸多皇親國戚的親眷在自家出事,事情必然鬧大,還不知道會出多少亂子。
康親王笑了笑“到底我新婚,第一日借口你受了些驚嚇,不進宮便罷了,但堂堂王妃,總不能一直不去謝恩,要是太上皇和太后都不召見,我康王府與將軍府,都沒有臉面。”
方若華也反應過來,的確如此想必原主在的那一世,種靈逃婚,康親王也為此有過幾許煩惱。
對目前來說,那是沒發生的事,到不用多想。
覲見太后什么的,換成原主或許會頭疼,她到不會,只認認真真又和康親王府的教習嬤嬤學了些規矩,大面上過得去也就得了。
康親王也很靠譜,還專門把宮里的事簡單交代了幾句。
如今宮里有兩位太后,其一為太上皇的第二任皇后,他的原配嫡妻已經早早仙逝。
這位目前居于慈壽宮,下面的人都稱之為慈壽宮太后。
第二位,就是當今圣上的生母,目前居于永安宮,被底下人敬稱為永安宮太后。
慈壽宮太后一生只有一女,沒有兒子,底下所有的皇子在她看來都沒什么區別,如今也就穩坐釣魚臺,只等著兒孫孝順。
反正別管誰當皇帝,都得把她高高在上的供起來,所以她現在從來不多管閑事,只當自己是一尊菩薩,平日里聽聽戲,賞賞花,就連太上皇都不怎么去奉承。
太上皇身邊自有寵妃,最得寵的就是甄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