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壽宮太后你就客客氣氣敬著便是,她應該不會主動與你說話。”
相比來說,永安宮太后到該多關注些。
這位從來沒當過寵妃,是宮女出身,幾乎沒有背景可言,在太上皇的后宮里一直是小透明,或許是憋屈的日子久了,如今一步登天,做了太后,性子就有點張揚,對于底下的兒媳婦們便老想著拿捏拿捏。
當然,這些都與方若華無關。
她的真身份不必提,沒人當回事。
假身份也只是一個親王妃,和兩宮太后都沒有利害關系。
這回召見她的是永安宮太后,皇帝的親媽,那就更沒有關系,康親王是皇帝的親信,和皇帝和太后的關系都不壞,她怎么說也是康親王帶進宮的,目前在眾人眼中,又是康親王妃,太后只會禮遇她,絕不會讓她難堪。
能在皇宮里混到最后,當上太后的人,別管得了什么樣的評價,都不可能是簡單人物。
于是,方若華聽了一耳朵宮里的八卦,就安安靜靜地進了宮。
果然如她所料,覲見過程挺輕松的,在太上皇那兒,太上皇都沒有召見,她只跟著康親王在宮門口拜了拜,接了一份禮。
至于太后,也并沒有為難人的意思,見到方若華,臉上的神色頗為慈祥。
“種家那小丫頭做得過分了,哎,哀家也不管小輩們的事,但哀家要謝謝你,要不是你,清兒怕是會受傷。”
太后口中的清兒,是太后的養女,清河公主,這位公主當時也去了康親王府。
說起來,還真是方若華救了她一回。
“你放心,阿深那孩子是個好孩子,他會把一切都辦妥當,你就踏踏實實在王府待幾日吧。”
方若華恭恭敬敬地行禮“民女謹遵懿旨。”
說了幾句閑話,太后便讓人好好把她送出宮去。一起出宮的還有各種賞賜,總之,給足了康親王面子。
方若華乘著步輦,一路給水友們看皇宮中的風景。
水友們對這些卻是不怎么感興趣。
“多美輪美奐的園子咱沒見過沒意思,沒意思,三妹給咱整點新意出來啊”
新意
“唔,也行,等著吧。”
回頭也許能給他們瞧瞧江湖風雨
從宮里出來,方若華也覺得輕松,雖然這事好像不該有什么風險,但她假裝康親王妃,到底擔心犯了欺君之罪,眼下這世道,由不得人不謹慎。
這一次進宮之行,沒有什么波瀾就徹底結束,永安宮內,方若華一走,太后卻是扶著桌案嘆了口氣,她身邊伺候了十幾年的嬤嬤輕聲道“娘娘如今也熬出頭了,陛下孝順得很,接下來娘娘的福氣享用不盡呢。”
太后莞爾“你這老貨,到還是那么會說話。”
她略微沉吟,輕笑“剛才那丫頭,看起來可比種靈聰明,也有氣度。”
老嬤嬤想來與太后的關系很是親近,說話也隨意,此時便道了聲佛“阿彌陀佛,可不是,萬幸有她在,不愧是將門出身,關鍵時候能靠得住。”
“老奴到現在想想都覺得可怕,當時清河公主,睿親王妃都在康親王府呢,這要是損傷了一個半個的,那可怎么得了。”
太后輕聲一嘆“是個好孩子,可惜。”
嬤嬤沒出聲,心里卻知道,太后娘娘怕是有些物傷其類。
她老人家沒進宮之前,也是家中庶女,當初小選,家里急匆匆活動關系,給她嫡出的姐姐和妹妹報了免選,可她,卻是無人去管。
誰讓太后的母親只是個不起眼的丫鬟,又不得寵,能活下來,長那么大,還得多虧了她只是個丫頭片子,當初出生的時候,家里老爺被人欺騙,敗了家業,正亂著,太太沒工夫收拾她。
磕磕絆絆地長大了,稀里糊涂地進了宮,熬了那些年,總算有今日,太后如今享盡榮華富貴,舊事早已不怎么記得,只偶爾想起,略微有些氣不平罷了。
這位方姑娘,身世卻更凄慘,她甚至連親生父親的姓都不能繼承,明明也是種將軍的女兒,過得日子卻與丫鬟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