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華淡定得很,說話輕描淡寫,仿佛只是再小不過的小事,完全不值得一提。
皇帝和康親王都聽得出來,這是方若華在打圓場,可眼下這局面,他們當然得信,不光自己信,還要讓別人都相信。
至于內情,等今日過了,事情淡下去,自是要嚴查。
在場的所有人,只要不是傻子,個個恍然大悟,直呼吾皇洪福齊天,妖邪不敢侵擾。
方若華從袖子里摸出一盤香,請示道“我前些時候合了些香,能驅邪祟,若是陛下同意,不如讓太醫來瞧瞧,如果合適,便點燃熏一熏這亭子。”
“無妨,朕相信王妃,弟妹只管點來。”
方若華也不推脫,取了一小塊兒香料,加到爐中,不多時,香氣氤氳而上,眾人明顯感覺到身體輕盈了許多,酒意瞬間就散了,有幾個胳膊腿不好使,一場夜宴下來,精神不濟,頭疼腿疼的,也竟松快得多。
這效果立竿見影,非常明顯。
連皇帝都感到素日的頭疼癥狀,有明顯緩解,不禁嘆道“朕,真是有些日子沒這般輕松過。”
那些聰明人,本以為方若華是反應快,給皇帝解圍,此時卻不得不信,恐怕這位王妃真能看出門道,說不定,卻是個有修為的。
大殷從上到下都崇道,號稱修煉有成的高人無數,許多貴胄家的女兒也自幼入道觀修行,對于康親王妃是個修士這件事,大家接受得還算良好。
發生了這么大的事,太上皇自然給驚動了,夜宴自然也就結束,但這事還遠沒有結束,太后回過神,想起剛才發生的事來,心里害怕,出了一身的汗。
太醫誠惶誠恐地給她老人家請了脈,竟也看不出什么不妥,只能模棱兩可地說些受了驚之類的話,開些安神的湯藥出來。
閑雜人等都給打發走,皇帝坐在太后的榻前,盯著太后喝藥,神色不動,康親王一看他的臉色,就知道他已經怒到了極點,自家這個皇帝哥哥,向來是越生氣,面上越平靜。
他們兄弟兩個,在這方面還是頗有相似之處。
皇帝在榻前踱了兩圈,回頭閉了閉眼,低聲吩咐下去“請康王妃過來說話。”
方若華此時是功成身退,正與睿親王妃坐在外頭哄孩子。
太上皇這些年一退位,身體到好了,連著生了好幾個兒女。如今最小的十八皇子和十九皇子才一歲多,眼前參加宴席的,也有兩個六七歲的小皇子。
剛才鬧得那么嚴重,大人都嚇得不輕,何況孩子,睿親王妃干脆拉著方若華把小孩子們聚在一處,安排嬤嬤乳母帶他們回去休息。
這邊剛處置完,皇帝身邊的公公就過來傳話。
方若華一進殿門,只見皇帝和康親王正坐在一邊下棋,太后已經睡了,見她進來,皇帝不禁笑道“朕要謝一謝種卿家才好,他到是給朕和阿深送來了個大救星。”
“妾身可不敢當萬歲爺夸贊。”
方若華莞爾。
說了兩句閑話,康親王才細細詢問“今天夜宴上發生的事,我雖知道不妥,卻也是一頭霧水,想來方姑娘比我們先察覺到了什么,不如給皇兄與本王解惑”
方若華搖了搖頭,先道“還請容許民女檢查下太后娘娘的鳳體。”
這個她就是不提,皇帝也想讓她去看看。
如今在深宮大內生出事端,皇帝起了戒心,連太醫院那些診斷不出結果的太醫,心里也覺得他們不是有問題,就是酒囊飯袋。
他如今到是更相信方若華這個因緣際會的外人。
外來人好,和任何勢力都不沾邊,至少在現在看來,她還是很可信。
方若華給太后診過脈,又檢查了太后最近吃用過的東西。
如果換成一般人,檢查起來或許還難些,但是對于太后,每日飲食起居都有詳細記錄,到是方便得多。
方若華直接拿筆圈出一份人參雞湯,又圈出太后這兩日用的香。
等宮人們拿殘渣取來讓她一看,方若華就忍不住蹙眉“這雞湯里加了一種菌類,來自海外,用這東西配藥,吃了會讓人產生幻覺,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會變成畸形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