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就覺得不對,陛下頭上的玉冠上也被灑了東西,不知道外人叫什么,我師門的人叫它烏羽飛,接觸得久了也會讓人產生幻覺,后果不堪設想。”
皇帝和康親王都大驚失色。
太后甚至忍不住拖著疲軟的身子坐起來,急聲道“有人要害皇帝”
方若華輕聲道“這些東西都不常見,但是多是從某些食材里提取,陛下還是查一查最近都有什么新鮮的食材進了皇宮。”
康親王苦笑“內務府的差事一直是何廣成負責,何廣成是義忠親王的人,怕是這會兒早沒了痕跡。”
皇帝閉了閉眼,到是鎮定下來,輕聲道“走吧,不光是義忠親王會找父皇哭,我們也會。”
一連半個多月,方若華都是住在宮里,太后走到哪兒,把她帶到哪兒。
半個月后宮里放出去一大批宮女,還有不少太監出宮榮養,方若華這才和康親王一起回到王府。
宮里發生的事不能外傳,外面那些勛貴大臣們,唯獨知道的只有這位康親王妃深得太后喜愛,便是正經的兒媳婦皇后,在這位面前也得退一射之地。
一時間指望巴結康親王妃的人越發多起來,種家也跟著水漲船高。
種大將軍都急得牙疼。
自從他年老體衰,從戰場上退了以后,好像就再沒享受過這等賓客盈門的待遇,但他是半點都不高興,更不稀罕,他只牙疼地連身邊久不動用的親信也派出了京城。
種靈那丫頭要是再不回來。
假王妃要在京城翻了天。
種桓現在回想舊事,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腦子讓門給夾了,怎就想出那么個餿主意,以康親王和陛下與靈兒的情分,他直接全盤托出,康親王也會為靈兒周全。
到時候只說罹患一點小病癥,拖延一下婚期便是,怎會鬧到如此地步
種桓最氣的還是自家那丫頭,大婚之期前一夜,你鬧這等幺蛾子,一點反應時間也不給他這個當爹的留,他就是有三頭六臂,又怎能安排得天衣無縫
雖然有不少雜事打擾,但方若華的修行進展卻讓她很是滿意。
而且,還沒借太多康親王府的光,就在京城發展出一份小事業。
太后親口同意的,讓方若華于皇城內建道觀,選址已經選好了,就在御街和朱雀大街中間,那地方原是長公主清修之地,后來長公主嫁了人,地方便空下來,太后連地契帶里頭一些下人的身契都給了方若華。
方若華也是反復考慮過,才決定要建這座道觀,一來她修行有點上癮,這輩子的精力估計都要耗費在修行上。
二來,如今女子受到的約束十分嚴重,想四處走動都不可能。
出家的女道士卻是例外。
此時勛貴人家都崇道,道士的地位很高,若是有名氣的,便是見了皇帝等也可不跪。
這些道觀固然有很多根本就是藏污納垢的地處,但正經的道觀,大部分人都尊重。
方若華怎么想,怎么覺得自己比較適合走這一步,還省去將來被人操心婚事的麻煩,挺劃算的。
正好,閑暇時她煉了幾爐藥,都是最基礎的丹藥,像補氣丹,補血丹,排毒丹一類。
方若華的修行百科里,都沒有認真給這些丹藥命名,大家都是隨便叫的。
比如說補血的小紅藥丸,補氣的中藍丸子等等。
煉好了掃到隨便什么木盒子里一裝,反正不怎么值錢,煉起來也是工業化大批量,不費勁。
方若華自己煉丹煉得這般辛苦,草藥又那么貴,卻是不肯敷衍了事,隨便哪種都給取了比較妥當唯美的名字,又拿玉瓶裝好,很是注重包裝。
其中一種藥能滌蕩身體表層污垢,服用可讓人容光煥發,就叫了煥顏丹,算是第一種成藥商品。
換了旁人,想要把藥獻給太后皇帝什么的,讓皇帝給打個廣告,那可不怎么容易,方若華也是趕巧,給太后診脈,順便推薦自己煉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