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向來不怎么會拒絕師姐的好意,便點頭應了。
方若華點了二十人的護衛,人人配上弩弓,送她回賈家去。
說起來,雖說外地也有豪族養家丁護院,但養的護衛能用弩弓,還是在京城,那真是天字第一號,獨一份,便是睿親王這等備受萬歲信任的親兄弟,親王府的護衛也無此殊榮。
方若華有這等特權,是因著一樁事,得了陛下特批,且她替那位陛下研究出許多兵器不說,甚至還裝備了一支火槍兵,讓那位大佬頗為滿意。
即便如此,方若華的火器一類也不敢在京城亂用,在城外用一回,都要提前報備,而且,她心里也很清楚,想要保留這點特權,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分寸,不能指望封建時代的統治者真變成吃素的小綿羊。
黛玉一走,方若華也收到方肖和夏芬的信,說是他們救下了香菱。
方若華苦笑,她都幾乎忘了,還有甄英蓮一事,主要是她看的以種靈為主角的紅樓同人,香菱雖說在薛家到賈府時出現了一回,作為薛寶釵的丫鬟,給賈母磕過頭,卻不大有存在感,她看文著實不仔細,事情一多,竟把這姑娘給忘了。
到是夏芬因為自家只有一女,最恨拐子和骨肉分離之事,一直將這件事放在心上,自從到此時空以來,便一直尋找甄英蓮的下落。
可他們到了此地,安頓下來,有能力派出人手尋人時,甄英蓮已然被拐子拐了去,一場大火,甄家也不復存在,甄士隱出家而去,封氏到是找到了,但也投奔了娘家。
這下子可好,要從萬千人潮中尋一個拐子,和一個小女娃,那真是艱難得很。
這兩年夏芬和方肖夫婦,救下來被拐賣的孩子到是一大堆,有的送回家去,有的干脆收養下來培養以備后用,卻獨獨找不見英蓮。
只能說當下的拐子太多,如英蓮一般的苦命孩子也太多。
沒法子,夏芬只好遣人盯著馮淵,終于趕在薛小霸王和馮淵為了美人和馮淵起沖突,把人打死之前,帶官府的人抄了拐子的老宅,救下香菱。
至于這是不是壞了香菱和那位馮公子的緣分,夏芬一時也顧不得,估計便是香菱知道后續,也寧愿選擇現在這般結果。
夏芬還在信中說,她已經托人去找香菱的母親封氏,好讓她們兩個能母女團圓。
方若華合上信,心中卻想,薛蟠既未曾打死人,薛家還是舉家來京,看來的確是要送薛寶釵備選,只聽睿親王妃說,這次今上采選,其實誰入選,誰不入選,上面早就心中有數,大部分仕宦名家的閨秀,都是走一過場,過了復選,以提高身份好說親罷了。
今上并不大好美色,前幾年采選,也只給兒子與一干親近的宗室子弟擇佳婦,自己后宮并未進人,如今還是那幾個老人而已。
以薛寶釵的身份,她便是容貌豐美,品格端方,恐怕也不在今上記名的名錄里面。
卻說,黛玉坐自家師姐的車,匆匆趕回賈府,還不到寧榮街,路上便遇見一隊人馬,大車有七八輛,浩浩蕩蕩,堵了大半的路。
黛玉隔著百葉窗看過去,就見一架馬車旁邊,有一少年男子隨侍一側,這男子身形高大,相貌端正,騎著高頭大馬,顧盼神輝,只看容貌到也不壞,但總有些驕橫霸道之感。
那邊車隊眾人,顯然也注意到黛玉一行,如今黛玉坐得是方若華的車,車窗特別改造過,從里面看外頭清楚,外頭看里面卻是模模糊糊,一片陰影。
馬車里坐得正是薛寶釵和其母小王氏,雖不知來者身份,可舉目見四周車馬行人全都避開,又見黛玉身邊護衛精神抖擻,腰配弓弩,目中神光內斂,顯然都不是一般人,寶釵便沉吟道“都說京城三步路走下來,撞見的都可能有些家世,我們初來乍到,為人客氣些總不會錯且讓宏叔他們避上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