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會找齊亦聊他女朋友的人寥寥無幾。
齊亦一聽人問起顏滟就來勁了。
不僅聊了他和顏滟是什么時候認識的,怎么分手了,后來又是怎么在墨爾本找到顏滟這樣的內容。
連顏滟在什么學校,學的什么,以后要去哪里進修、什么時候會來紐約這樣的事情,一股腦兒全都說了。
ian是那種很紳士的人,不知道是真的感興趣聽還是出于禮貌,從頭到尾都聽得饒有興致地,還時不時地表達些驚訝和理解。
也就是在這一次聊天,ian說起有自己有私人關系,可能可以介紹顏滟去菲拉格慕實習。
就這樣,ian離職的時候,齊亦和ian反而經常聯系上了。
ian第二天找自己的關系問清楚了實習的職位需要什么樣的作品和作品集之后,就把郵件轉發給了齊亦。
齊亦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幫顏滟收集所需材料的。
ian在巴克萊,一直都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
他的業績很好,為人也非常nie,以ian的資歷他怎么都不應該到現在還只是投行的一個v。
實際上ian原來手底下的人,都已經有升到ed的,還是ian舉薦的。
ian不是自己沒有升職的機會,而是不愿意升,不然的話,兩年前,執行總裁的這個職位就已經是他的了。
ian一直都說他覺得v的職位挺好的,再往上的話,就更多的是做管理而不會直接看項目了。
他就喜歡一線的投行工作,不愿意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管理上。
ian做投資的眼光很精準也很獨到。
他到巴克萊是屬于空降,來的時候就直接是v。
ian在巴克萊做了五年的v,他接手的盤子的revenue,除了第一年是八倍之外,之后的四年,都在十倍以上。
十倍這個數據,和國內現在經常聽說的,動輒百倍千倍的投資回報率來說,其實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但不管是王剛投資滴滴的五百倍收益,還是徐小平投資聚美優品的上千倍收益,那都是屬于天使投資。
天使投資進去的時候,公司的盤子,通常都還是極其之小的,小小的幾十萬甚至能占一半的股權。
天使投資的收益率高,但失敗率更高。
巴克萊這樣的大型投資機構,是不可能做天使投資的,一個項目投個幾十上百萬,就算是美金,大投行幾百上千億的資金規模,要投到什么時候才是個盡頭
錢投不出去,就沒有辦法以錢生錢。大投行有的是錢,缺的是大項目。
大多數情況下,盤子越大,收益的增長就越小。這個道理解釋起來還挺容易的。
你從擁有一塊錢,到擁有一千塊,算不得什么厲害,估計人人都能做得到。
你從擁有一萬塊,到擁有一千萬,就算比較厲害,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做到。
你從擁有一個億,到擁有一千億,那就是能常人之所不能。
ian到巴克萊的時候,接手的盤子,是三十個億美金的體量,ian走的時候他的盤子已經超過接手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網友請提示:長時間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