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得貴問那小宦官“都是銀霜炭吧如果是黑炭,那炙肉的味道可就差遠了。”
那小宦官笑嘻嘻地說“托秦爺您老的福,發東西的小劉子一看到小的去了,馬上給了上好的銀霜炭。他還說,不夠用的話,盡管去拿。”
秦得貴得意地一笑,說“小劉子那家伙倒有幾分眼力介。”
小宦官嘻嘻一笑,說“小劉子以前老是短斤少兩,克扣好東西。這一次,托秦爺的福氣,小的也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嘎嘎,好日子還在后頭呢。”秦得貴得意的有些忘形,李中易卻只當沒看見,埋頭細細品茶。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很多禍事只為強出頭
知之為不知,難得糊涂,這是李中易上輩子就深深懂得的至理名言。
當李中易走出營帳時,從山上一直到山下,點上了無數堆篝火,連綿不絕,場面異常壯觀。
誘人的羊肉香,刺激性很強的孜然香,隨著山間的微風,飄入鼻內,令人很有食欲。
秦得貴發覺李中易有些好奇四處打量,就笑著解釋說“貴妃娘娘喜歡熱鬧,陛下以前喜歡清靜,現在也喜歡上了熱鬧。”
這話里隱藏的訊息異常豐富,李中易只是點點頭,笑而不語。
注逍遙侯書友摳裙已經建好,裙號752○6776八位數,中間是零,歡迎兄弟們進來討論劇情。
李中易坐到篝火堆前,他先前采摘的食茱萸,也已經按照要求,除了少數留種之外,其余的都磨成了粉末。
說句丟臉的話,李家雖然是官宦人家,可是,李中易這個庶長子,卻極少有機會吃上炙肉。
李中易的印象里,炙肉的記憶,已經非常模糊。
正因為如此,李中易頗有些好奇,這個時代的炙肉,究竟是怎么個做法
廚師正在篝火上忙碌著大家的晚膳,李中易經過仔細的觀察,他發現炙肉其實就是將切得很薄的羊肉,串在竹簽上烤。
小宦官們圍著篝火坐成一團,李中易因為秦得貴的特殊禮遇,他的面前,擺了一張小案幾,幾上是一副碗筷,還有幾個白瓷碟子。
碟子里,孜然、胡椒、花椒、青蔥以及略微有些泛黃的鹽粒,這些后世燒烤的佐料,大致齊備。
不大的工夫,小宦官從廚師的手上接過肉碟,輕輕地擺到李中易面前的食案上。
李中易拿起筷子,夾了一塊烤得酥黃的羊肉片,沾了一些佐料,扔進嘴里。
經過仔細的品嘗之后,李中易發覺,廚師的手藝雖然不錯,但是,由于燒烤的時候,佐料并沒有一起拌進去,味道始終差了好幾口氣。
而且,對于李中易這種喜歡吃辣的人的來說,胡椒和花椒雖然辛香,辣勁可就差得遠了。
秦得貴發現,李中易只要夾起炙肉,必定去沾那種他叫不出名字的粉末。
見李中易吃得香甜,秦得貴忍不住湊過去涎著臉說“叔爺,這叫啥名”視線在茱萸的碟內打了個轉。
李中易含笑介紹說“這叫茱萸,你如果不怕辣的話,倒可以嘗一嘗。”
秦得貴夾起一塊烤好的羊肉,沾了茱萸塞進嘴里,還沒嚼上兩口,就辣得滿面通紅,趕緊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