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黃景勝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著這些公差。絲毫也沒有催促他們快點干活。
公差里也有明白人,對于黃景勝的豪爽和慷慨。倒生出了幾分好感。
按照李中易的叮囑,黃景勝顯得很有耐心,人脈的瓜葛,需要時間去相處。
這些縣衙里的小人物也許幫不了你的大忙,卻可以在關鍵時刻壞你的大事,不可不防。
多栽花,總比到處栽刺,要強得多吧
丈量完土地后,黃景勝在立界石的時候,有意往里邊挪動了大約兩丈的距離。
公差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們丈量過無數的土地,只聽說過多占多用的,卻從沒見過象黃景勝這樣主動少拿地的“呆瓜”。
黃景勝想起李中易的慎重叮囑,也懶得多做解釋,只是笑著說“凡事留一線,將來好見面,在下絕對不會讓諸位難做的。”
公差們紛紛挑起大拇指,七嘴八舌的夸贊黃景勝,說他行事光明磊落,豪爽大氣,不像某些土財主,石頭縫里都要摳出錢來。
黃景勝只是笑,卻不搭腔。禍從口出,是非只緣強出頭的道理,即使李中易不交待,他也很清楚。
里正和鄉鄰確認之后,黃景勝陪著公差們回縣衙,繳納了稅款,拿回了蓋有兩縣大印的紅契,正式成為逍遙津附近,最大的荒地地主。
“公子,買地的錢,加上稅錢,折合一畝地五貫錢。衙門里的出價實際上是四貫錢一畝,按照您的吩咐,我抬高了價格收的地。”黃景勝詳細的匯報了買地的過程。
李中易輕聲笑道“老黃啊,你做得很棒。咱們現在的處境不同,盡量不要讓別人在錢財上抓住把柄。”
在這大周國,又沒有道德風化的問題,李中易只要有錢,養上十個八個小妾,誰都管不著。
除了謀反這種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之外,昝居潤那個偽道學,只可能從錢財方面入手。
和孟昶那個傻x迥然不同,柴榮乃是一代雄主,連李中易都吃了他的算計,可想而知,有多厲害
昝居潤如果真想告發李中易“謀反”,嘿嘿,那就是自作孽,不想活了
凡是李中易過手的銀錢,他都要求一律帳目準確,庫錢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不能有絲毫的錯漏。
為此,黃景勝每天都要帶著請來的帳房,逐一核實逍遙津卡的每一筆收入和開銷,務求準確到位。
荒地到手之后,李中易畫了一張規劃圖,按照后世批發市場的規律。把即將興建的市場劃分為五大塊,分為食品、日用品、奢侈品、胡貨、南貨等幾大功能區塊,到時候方便進行集中的管理。
批發市場的門臉房,李中易打算學習后世的經驗,建成二層小樓。一樓作為商品陳列和洽談生意的場所,二樓當作是小倉庫,以及伙計們的宿舍。
當然了,一次性搞那么大的市場,是不合時宜的,李中易也不可能一開始就把攤子鋪得那么大。
一期工程。先搞個小一點的市場,慢慢的聚集人氣后,再擴大出二、三期工程。
所以,李中易就安排黃景勝,在緊挨著津卡的附近。先建起來一座簡易的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