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會這天,上清宮前冠蓋云集,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遠近的文人墨客,只要接到了請柬的,無一例外,都趕來參加這次盛會。
約好的是巳時正,就連南唐第一大文豪李中,都已經趕到現場。可是,臨近午時,江都府的第一才女,楊寒煙,才坐著馬車,翩翩而至。
一干原本傲氣凌人的文人騷客,包括李中在內,對此卻毫無疑義。原因其實很簡單,楊寒煙不僅詩詞雙絕,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更有一個厲害的爹。
楊寒煙的父親,乃是江都府的第一號人物,南唐的東都留守楊知秋。
對于這么一個才華出眾,身世顯赫,貌若天仙的女子,男人們的包容度,自然超過很多人的想象之外。
楊寒煙剛一露面,就被一大幫子本地的名流,圍攏在了當中。
大家如同眾星捧月一般,把楊寒煙請到了最中間的位置,楊寒煙也不客套,還真就直接坐到了主位之上。
南唐第一大文豪李中,為人狂放不羈,又和楊寒煙是忘年的文友,彼此之間的交情很深,自然早就習慣了楊寒煙的傲骨,他含笑坐到了佳人的身旁。
眾文人紛紛落座之后,楊寒煙起身,嬌笑道“諸位,今日文會,每個人都必須賦詩詞十首以上,共襄如此盛會。”
“好極,妙極”一幫文人紛紛應和,大肆吹捧楊寒煙的高見。
這時,卻有一個年輕人忽然冷哼一聲,“不知有何妙哉”
眾人扭頭一看。敢情是一向和楊寒煙不對付的江都府尹王學中之子,王冠林。
就知道他會出來挑事,眾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塊兒,也都不以為怪。
在楊寒煙成名之前,王冠林一直都是倍受江都士林推崇的年輕詩人之中的佼佼者。
自從。楊寒煙憑空殺出之后,王冠林在江都士林之中的地位,漸漸被楊寒煙所取代,一向心高氣傲,才高八斗的王某人只得屈居人下,又哪里咽得下這口氣
楊寒煙早就習慣了和王冠林斗法。他們倆斗詩比詞,早已不是頭一遭。
李中生性隨和,他笑著插話說“如此良辰美景,何不以懷古為題,賦詩詞一首來人。取筆墨紙硯來。”
在李中的打岔下,王冠林也不好繼續和楊寒煙計較,只得閉上了嘴巴。
長鶴道長使了個眼色,一直伺候在身邊的道童,轉身進了殿內。
這時,上清宮忽然鐘鼓齊鳴,在場的文士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開始東張西望。
在一陣莊嚴道號聲中。一個穿著禮袍的年輕道士,手捧著一只長長的紫檀木匣,表情肅穆的從內殿出來。排隊走到楊寒煙的面前。
楊寒煙不知道這些道士要搞什么鬼名堂,卻礙著身份,不好多說什么。
這時,長鶴道長主動出列,朝著紫檀木匣,念了一陣道教經典。這才口呼道號“無量天尊,感謝上清賜福。”
由于長鶴老道的地位很高。他這么裝模作樣的擺了姿勢,就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