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鶴老道接過一只紫檀木長匣。親自捧到楊寒煙的面前,莊重的說“三清祖師知道今日之盛會,特降下仙紙。”
隨著長鶴老道緩緩打開長匣,一種潔白如玉,光滑如絲綢,從沒有見過的一種紙,展現在了楊寒煙的面前。
“呀,好紙,好寶貝”楊寒煙探出白嫩的柔荑,拈起一張匣中的白紙,只看了一眼,就禁不住驚叫出聲。
李中的情緒異常激動,一邊喃喃自語,一邊捧起一張紙,仿佛捧著稀世之寶一般,小心翼翼。
王冠林因為隔得遠,探頭看了一陣子,雖然沒看清楚,卻也自峙身份,并沒有湊過去細看。
這時,幾個小道童捧出原來十分暢銷的麻紙,擺到了書桌之上。
有人把兩種紙放到一起,這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人一大跳。
無論是色澤,還是品相,或是勻稱的程度,長鶴道長親自捧來的那種白紙,連一點瑕疵都沒有,近于完美。
王冠林這時已經看清楚,兩種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這倒也沒啥。問題是,憑什么楊寒煙就可以用上等的“仙紙”,他王某人只能用低等麻紙呢,這確實是個問題啊
“長鶴道長,為何給我等用這么差的麻紙”王冠林實在忍不住,質問出聲。
長鶴道長瞥了眼滿面不忿的王冠林,微微一嘆說“不瞞王公子,這仙紙太過珍貴,價值相當不菲。”
王冠林家里有的是錢,他哪里受得了這個呀,當即喝道“無論多珍貴,都先給本公子準備一萬張。”
長鶴道長顯得很為難的解釋說“此紙乃是一位過路的居士,虔誠向道,贈與本觀的極其珍貴的禮物,數量著實不多啊。”
南唐的文風遠遠盛于后周,而且,知名的文人基本都是大地主,生活一向豪奢無度。
在王冠林的帶頭鼓噪之下,眾人根本不問價錢,你要一千張,我也絕對不能少于這個數字。
在場的數百個文人,你追我趕,經過層層加碼,眨個眼的工夫,長鶴道長的手上,已經捏了二十幾萬張“仙紙”的訂單。
長鶴道長是個明白人,有些文人的家底并不十分寬裕,這么貴的紙,實際上,只可能自用一小部分。
大多數在場的文士搶著買這種仙紙,恐怕是為了送給座師啊,老師啊,山長啊,以及有后臺的同窗等。
相對于送錢送物,送這種異常稀有的好紙,反而容易獲得士林前輩們的青睞。
李中易正是算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暗中叮囑長鶴老道。裝模作樣的擺出了經典的o色造型,目的就是要炒高“大白麻紙”的身價。
得不到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好東西。經過現場數百位本地著名文士的口碑宣傳,李中易手上捏著的“仙紙”,即使想不出名。都很困難。
紙好,墨好,楊寒煙立時詩興大發,提筆就寫了一首好詞,“念嬌出閣難”
“最愛楓林晚”王冠林不甘示弱的揮毫狂書,眨個眼的工夫。也是一首好詞出爐。
李中拿過兩人的詞,彼此對照了一下,說句心里話,應在伯仲之間。
“吾意,不分上下。”李中的持平之論。立時獲得了王冠林的極大好感,他暗暗佩服大挑起大拇指,好一個大文豪李中,真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