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擇木而棲,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誰不想獲得上司的賞識呢
李中易表面上沒有任何異樣,心里卻已是翻江倒海,暗暗嘆息不已他太過小看古人了。
鹽鐵官營的時間已經很久,鹽引需要商人們拿錢去買,也行之有年。
開中法鹽引代幣,這可是直到明朝之時,才創造出來的保證九邊將士糧食供應的一個妙招。
李中易原本就打算利用鹽州豐富的池鹽資源,吸引糧商們前來,用糧食換取利潤更大的鹽。
沒想到,小小的靈州士曹參軍宋云祥,竟然提前好幾百年,找到了利用固有的本地資源,和糧商們做交易的好辦法。
“朱重八和胡惟庸鬧翻了么”李中易心里異常緊張,表面上卻絲毫不顯,故作淡定的詢問宋云祥。
“使君,胡惟庸是誰卑職好象不認識此人啊”宋云祥凝神思考了很久,想破了腦殼,也始終不記得,胡惟庸是老幾
李中易死死的吸住宋云祥的雙眼,仔細的觀察了好一陣子,沒發現任何異常,他不禁暗暗搖頭,顯然他太過多慮了,這個宋云祥并不是穿越人士。
一切政治問題的背后,都隱藏著極深的經濟因素。比如說,老百姓吃不飽飯,才會鋌而走險,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亡命造反。
老百姓的經濟條件,越是優越,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還有土地安身立命,朝廷的政治局面,也就越穩定。
一旦土地兼并嚴重,或是外敵入侵略,打破了穩定的平衡,那么天下大亂,為時不遠。
“靈州的鹽價幾何”李中易不希望重用只會夸夸其談的嘴炮官員,所以,打破了砂鍋問到底,要看清楚,這宋云祥究竟是騾子,還是馬呢
宋云祥拱著手說“靈州市面上的鹽價,一斤三十六文之多,合七百八十多文一斗,百姓之家,久苦食鹽之貴。”
李中易暗暗點頭,這宋云祥能夠一口說出食鹽的物價,顯見,平時做足了調查的準備。
“鹽鐵乃是朝廷專營,本官若是換多了糧食,朝廷那邊恐怕會有麻煩啊”李中易想考查一下宋云祥政略,有意出難題刁難他。
宋云祥笑著解釋說“使君何必為難下官呢,咱們只須事先算好,用鹽換糧的分額便可。只要在分額之內,糧商們誰先送來糧食,就先得鹽引,領完為止。”
李中易淡淡的說“如果送來了糧食,卻沒換到鹽,糧商們來年還會來靈州么”
宋云祥拱手道“這部分不會太多,咱們還可以拿銅錢、絹帛或是好馬來換。”
好說得好“李中易心里異常驚喜,他確實沒有想到,在邊陲之地,竟然有精通商道的州衙館吏,這一次,撿到寶了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