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學說。雖然有鼓勵修身養性,倡導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可是,涉及到利益的時候。用的卻是另一套潛規則掛羊頭,賣狗肉
“朕意已決,汝毋須多言。”柴榮的性格是,一旦下了決心,九牛拉不回,在場的重臣們無一例外,全都知道。
李中易只得叩首謝了恩之后,緩緩的退回殿門口的班列之中,他,又升官了
榮任副相,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李中易心里卻異常清醒,他是沾了柴宗訓重病纏身的光。
除了沾光之外,魏仁浦和李谷的內訌,范質對李谷的看不順眼,李瓊的暗中幫腔,都起到了不小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其中,趙匡胤代替武將集團做出的回答,確實是推著李中易晉位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中易依然站在殿門口處,可是,如果有人細心的觀察,一定會發現,他的腰桿挺得筆直。
副相之尊,禮絕百僚。待到宣麻拜相之后,李中易的貼身護衛元隨,直接加到超過百人。
這倒也罷了,李中易出行之時,儀仗隊伍里邊,必定要多出一把清涼傘。
千萬別小瞧了這把清涼傘有傘,代表著宰執之威,百僚路上偶遇,皆須退避三舍,不得沖撞車駕。
照例,凡是入了宰相班的臣子,朝廷大多都會賜于騎馬進宮的殊榮。
也就是說,李中易再不必象以前一樣,到了皇宮大門口,就要下車步行,走很遠到文德殿上朝議事。
這其中的意義,就好比慈禧太后,賞李鴻章紫禁城騎馬的待遇一樣,光宗耀祖,是一件極其榮耀的美事。
大事底定之后,李中易由于所處的位置暫時還比較偏,所以,看不清楚李谷的神態。
李瓊和李谷卻是近在咫尺,李瓊也許是好奇心做祟,一直十分關注李谷的表現。
只見,李谷雖然面無表情,看不出任何的異樣,可是,李瓊仔細一瞅,卻看穿了破綻李谷的左側衣袖,一直微微的顫動著,始終沒有停歇。
李瓊心里暗暗好笑,他今天來上朝,其實是柴榮暗中派人去請的結果。
按照李瓊的政治眼光,自然看得懂柴榮的心思。柴榮刻意提拔李中易進入政事堂“觀政”,其真實的目的,是想扶持儲君一黨,牽制住政事堂諸相,讓他們日益壯大的實權,不要太過膨脹。
唉,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啊
李瓊無聲的嘆了口氣,李中易的根基畢竟很淺,如果真的走上對抗列位相公的前臺,把事情做絕了,很可能就是被漢武帝逼迫自殺的汲黯的悲劇下場。
s回晚了,小睡了一會兒,凌晨起床,補了更。最后一天了,月票鼓勵下司空吧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