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沒有解釋他的想法,劉金山知趣也就沒再打破砂鍋問到底,他掏出幾張紙片,詳細的稟報了李從善最近的一舉一動。
“老劉,李從善并不重要,殺之無益,放之反而有利。”李中易一直惦記著艷冠五代十國的小周后,李從善雖然無大用,若是帶其一起南下,倒還有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至少,李從善對于南唐的人土人情,金陵的地形地貌都頗為熟悉,關鍵時刻,讓其做個向導,倒也是件蠻不錯的事情。
趙匡胤早就離開了京城,韓通卻一直賴在京城不肯挪窩,明明報的是有病,韓家門前卻是車水馬龍,武將們上門拜望,頗為不少。
韓通越是端架子,拿脾氣,范質就越對他深懷忌憚,政事堂屢次三三番下堂貼,催促韓通帶兵出京。
可是,韓通卻一直置若罔聞,我行我素,終于,范質忍無可忍,直接進宮,找符太后說了狠話。
符太后雖是女流,卻知道,韓通是先帝最信任的武臣,于是,她借用小皇帝的名義,把韓通請進宮里,好言好語撫慰了一番。
韓通雖然瞧不起范質,對皇家,尤其是先帝再三托付的符太后和小皇帝,他還是異常尊重滴。
太后召見不到兩天,韓通的“病”也就神奇的痊愈了,緊接著,韓通也走了
朝中的三名大將,走了兩個,惟獨李中易卻因為三司使衙門,一直卡著不給充足的糧草和輜重。而耽擱在了京城之中。
李中易打定了主意,只要三司使不給夠糧草、輜重和軍器。他絕不離京。
范質對李中易的態度,和對韓通的完全不同。畢竟,李中易的理由光明正大,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哪怕是符太后這個深宮貴婦,也是知道的。
四萬大軍出動,調集糧草和輜重,絕非一日之功。
朝廷一直以北方和西北,作為戰略防御的重點。所以,在靠近契丹人、北漢以及后蜀附近的軍事重鎮里邊,囤積了大量的物資。
唯獨,南唐的國力和軍力明顯不如大周,并且,以大周的國力,也難以同時支撐三個方向的物資儲備。
這樣的現實,恰好給了李中易討價還價的理由,范質得了三司使的稟報后。良久才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好一個李無咎。”
折賽花的閨房之中,李中易脫得只剩下里衫,橫躺在熱炕上。兩臂分別圈住一個小娃兒,樂不可支的逗一雙兒女玩耍。
“爺,趙元朗和韓通都走了。您怎么”折賽花有些好奇的問李中易。
李中易一直很欣賞折賽花那不讓須眉的見識,索性交了底。笑道“陛下還有數日便要出殯,我身為朝廷八相之一。怎么可以不送上幾程呢”
折賽花眨動著一雙美眸,輕聲笑道“嘻嘻,我家男人,從來都不肯出虧的。”
在這個禮教盛行的年月,李中易如果參與了扶棺送陵,其中的政治意義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