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超勇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讓李中易意識到,他真的撈到了一條大魚
劉賀揚雖然一直對頗超勇這個異族蠻子有些小成見,但是,這并不影響他此時幾乎泛濫成災的好奇心。
軍中無戲言,劉賀揚諒頗超勇也沒膽子,敢在李中易的面前故弄玄虛。
和同時代的私軍完全不同,李家軍的內部組織結構,十分嚴密,指揮官、鎮撫、軍法這三個系統彼此制衡,互不統屬。
如果,劉賀揚敢露出絲毫的反意,只怕是鎮壓的大軍還沒到,他的人頭已經搬家。
調兵的主動權雖然掌握在劉賀揚的手上,可是,調兵不僅需要鎮撫的副署,而且,調令下達的前提,便是他的安全由鎮撫營徹底掌握。
擁有超越千年的先進知識,使李中易深深的懂得如下的道理皇帝,兵強馬壯者為之。
從古至今,槍桿子出政權,都是硬道理,無一例外
槍者,雙面刃的利器也,刺出可殺敵,反轉卻也可以噬主。
對于兵權的控制,李中易采取嚴格制度化的分權,從建軍開始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爺,諸位袍澤,在下抓到了契丹國南京宰相府左平章政事葉名鎮的獨子和獨女。”頗超勇搓著手,顯得異常興奮。
李中易聽清楚葉名鎮的官銜之后,不由啞然失笑,此人不過是個虛職罷了
契丹人職官制度,雖然比大周紊亂得多,卻也有基本的章法可循。契丹國的官僚體系,分為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掌握著真正的軍政實權。
南面官,主要以漢人為主,最高軍政機關是留守府,留守必是契丹皇族或是后族,總掌歸化漢人的軍政大權,起到就近監視漢人的作用。
和契丹人為敵多年,李中易心知肚明,駐于幽州的所謂南面宰相府,僅僅只負責東京道的民政事務而已,表面上的地位很高,實際并無太大的實權。
宰相府的左宰相都沒有多少實權,更何況是,等而下之的屬官左平章政事呢
不過,李中易盡管心中有數,卻也沒有打斷頗超勇的好興致,他笑瞇瞇的說“向明,干得很漂亮,有此人質在手,則幽州的虛實,必定盡被我軍掌握。”
頗超勇得了表揚之后,反而逐漸冷靜下來,拱著手謙卑的說“不過是僥幸而已,小的得意忘形,失禮了,還請爺您莫要見怪。”
一直冷眼旁觀的劉賀揚,對于頗超勇的表現,暗感詫異,這個黨項蠻子,遠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么粗鄙不堪。
“向明,坐我這邊來。”李中易指了指身邊的空位,含笑示意頗超勇坐過去。
頗超勇卻連連擺手,異常謙虛的說“小的官卑職小,就坐在門邊即可。”
李中易把眼一瞪,沖著頗超勇挑起下巴,他也不說話,直截了當的指著身旁的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