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超勇見李中易的決心已定,只得陪著小心,哈著腰,斜著半邊屁股,規規矩矩的坐到了李中易的身旁。
李中易轉顏一笑,親手替頗超勇斟了一盞熱茶,遞到他的面前,夸道“大戰之時無法飲,我借茶代酒,敬我們的大英雄一杯。”
統帥親自斟茶,這在李家軍中,完全是大閨女上花轎,頭一遭的美事,可謂是榮光無限。
頗超勇滿心歡喜的喝下了李中易親手斟的茶,劉賀揚暗暗有些好笑,如果眼前這個黨項蠻子,知道了葉名鎮的真實分量,還會這么高興么
“向明,你是怎么捉到葉名鎮的獨子和獨女的”反正還沒到午飯的時間,李中易的八卦之心,也有些蠢蠢欲動。
頗超勇抬起袖口,抹了把嘴角的茶漬,把撈到“大魚”的經過,詳細的描述了一遍。
李中易一邊聽,一邊心想,這個頗超勇看上去比較粗放,實際心細如發。
頗超勇帶著北上的黨項騎兵,一共三千余人,上次和契丹人正面決戰之時,傷亡慘重,損失了大約五分之一的兵力。
可是,原本應該軍心潰散,徹底失去戰斗力的黨項騎兵們,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斗志。
這個時代的舊式軍隊,對于戰損的承受力,遠不如近、現代的國家軍隊那么高。只要損失超過總兵力的百分之五,大部分舊式軍隊的戰斗意志,就會嚴重下降,十分低落。
一旦,傷亡接近或是超過了10,即使柴榮苦心訓練出來的大周精銳禁軍,也很難逃過總體崩潰的厄運,除了奇跡發生,例如高平之戰。
一般來說,極富有游牧氣息的契丹人,一向只擅長打順風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掉轉馬頭亡命奔逃的契丹人,對于傷亡的承受力,更是遠遜于大周朝廷禁軍。
以李中易和契丹人作戰的豐富經驗,他認為,大約3的損失,便是契丹人有無戰斗意志的分界線。
然而,李中易一手建立的李家軍,臨陣軍法之嚴苛,簡直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奮死前進,尚有獲得戰功,升官發財,做人上人的好機會
膽敢后退者,十死無生,不僅如此,還要株連整個家族一起跟著倒霉
臨陣之時,李家軍的兒郎們,會怎么選擇,其實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頗超勇率領一千余人,在榆關以西,以逸待勞,以有心算無心,借助于設下的兩道埋伏,不僅將榆關的契丹守軍一網打盡,更捉了南京宰相府左平章政事的一對獨生子女,也算是立了奇功一件。
聽完頗超勇的完整匯報之后,劉賀揚搶先嚷道“相帥,向明立此大功,必須重賞啊”
廖山河眼珠子轉了轉,隨即也跟著叫道“是啊,是啊,應該重重有賞。”
楊烈撣了撣袍袖,嘴角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劉洪光和廖曉達,實在是其心頗不可測呢,嘿嘿,區區算計豈能瞞得過李中易的眼睛
一念及此。楊烈微微轉動了下腦袋,把目光投在了李中易的臉上,聚精會神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