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扭頭看向何大貝,見他也是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李中易不由暗暗一嘆,依然是軍閥意識在暗中作祟吶
受限于時代觀念的束縛,李中易其實非常可以理解,部下們的自私自利。
對于中國來說,直到抗日戰爭結束,經過鐵與血的考驗之后,民族國家的概念才真正的被樹立起來。
如今這個時代,最流行的其實是家國天下,通俗的說,家族利益遠遠高于整個民族的利益
這是整個時代的弊病,不是哪一個人的問題,所以,李中易很可以理解楊無雙為了保存實力的算計。
不過,理解是一回事情,盡最大的努力削弱契丹人的軍事潛力,一直是李中易的既定目標。
“此戰的目標是,趁虛拿下幽州,而不是盲目的和契丹人拼命。”李中易故意頓了頓,給楊無雙和何大貝留下消化的時間,等二人紛紛點頭之后,他這才繼續說,“不把契丹人都吸引過來,尤其是調出幽州總管府的兵馬,說句心里話,咱們很難有太大的成就。”
盡管李中易說的很委婉,但是,何大貝卻聽得很明白,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現在,幽州的兵馬動了,只要咱們不被徹底合圍,就大有機會乘亂取之。”李中易微微翹起嘴角,“耶律休哥做夢都不可能料到,咱們打的竟是幽州的主意。”
“末將嘴笨,只愿誓死追隨于主公左右。”何大貝滿是崇敬的望著李中易,追隨在此等氣吞萬里如虎的雄主身邊,實在是他此生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機遇。
楊無雙是楊烈的堂弟,李中易又是楊烈的恩師,單論關系而言,楊無光比何大貝更接近于李中易。
“主公指哪兒,末將就打到哪。”楊無雙的脾氣和楊烈驚人的相似,此二人都是話不多,心里卻通透之極。
李中易擺了擺手,笑道“大家都是自己人,咱們就少來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吧我這人很現實的,虧本的買賣絕對不會去做的,能拿下幽州固然很好,實在沒辦法,咱們的鐵腳板,也絕對不是吃素的。”
見李中易表明了不硬拼的態度,何大貝和楊無雙不約而同的暗暗松了一口氣,李家軍不僅僅是李中易一手建立的私軍,更是弟兄們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石。
受李中易潛移默化的熏陶,在李家軍中稍微有點地位的將領,都知道有槍就是草頭王的硬道理
凡事有利必有弊,李中易異常重視兵權的好處是,大家都知道他不許任何人碰軍權的底線。
但是,壞處也異常明顯,隨著李家軍實力的不斷膨脹,眾人的野心也隨之高漲。
在丘八們的小團體之中,一直通性不悖的規律是皇帝者,兵強馬壯者為之
隨著契丹人的步步逼近,各路哨探不斷傳回來的軍情,如同雪片一般,遞到了參議司內。
最新的情況是,一支大約萬余人的契丹部落軍,橫亙在了營州和榆關之間。
哨探們至今未被契丹人發現,形成了近乎于單向透明的局面,李家軍獨一無二的單筒望遠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