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別說是老太公身邊的老人兒,就算是老太公養的貓狗,也都得敬重幾分。
當然了,唐蜀衣也有異常扎實的靠山,她并不是真的怕了張嬤嬤,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惹那個麻煩而已。
當年的薛夫人,出身異常低微。她本是李老太公買來的侍婢,因為偶然侍奉了醉酒的李老太公,并且迅速的懷上了李中易,這才被抬的妾。
由于曹氏的霸道和欺凌,薛夫人攏共也沒幾個體己的活錢可以打賞,這時間一長,一貫善于趨炎附勢的下人們,難免要甩臉色、下絆子,玩出刁奴欺主的惡劣把戲,也就是唐蜀衣死心踏地的守在薛夫人和李中易的身邊。
即使是被抄家的時候,唐蜀衣依然不離不棄的護在薛夫人和李中易這母子二人的身前,這份忠肝義膽、深情厚誼,不夸張的說,比泰山還要重。
客觀的說,薛夫人對唐蜀衣那是發自內心的喜愛,比唐蜀衣的看重琴香,更勝了何止十成
自從,李中易登上了參知政事的副相寶座之后,家里的大事小情,包括人情往來、節禮饋贈,敷衍親戚等事務在內,幾乎全都由唐蜀衣出面打理。
李老太公頂多也就是過問一下,朝中四品以上大員,與老李家的往來帳目和禮單而已。
等到薛夫人老蚌生珠,產下寶哥兒和甜丫這一對龍鳳兒女之后,李老太公更是百事不問,專心致志的打理醫館,以及教育老來所得之一對活寶貝。
唐蜀衣心里明白得很,在親弟弟娶媳婦兒進門,以及親妹妹出嫁的大事上,李中易絕對舍得花血本。
可問題是,李老太公也是一個有傲骨的前任家主。這個世界上,固然有手足情深這么一說,卻哪有弟弟娶弟媳,妹妹要出嫁,卻把親兄長的家底給掏空了的道理
這完全說不通嘛
老李家如今富可敵國的雄厚家產,和李達和勉強只有半文錢的關系,剩下的幾乎全都是靠李中易替朝廷出死力,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積攢下來的賣命錢。
正因為如此,李達和已近知天命之年,卻為了一個已經成年的敗家子,以及一雙遠未成年的兒女,依舊奔波于坐館行醫拼命掙錢的路上,誰勸都沒用。
李老太公忙著掙錢,無心它顧,薛夫人作為老太君,順理成章的成了宅內的最高決策者。
唐蜀衣背靠著薛夫人這棵絕對足以遮風擋雨的大樹,又是李中易充分授權的掌家夫人,在整個老李家上下人等的心目中,其威望可謂是節節攀升,風頭無二。
不過,唐蜀衣風光歸風光,也不是沒有長遠的隱憂。她小心翼翼的替李繼易處理好手上的傷口,換過新藥后,愛憐的摸著兒子的小腦袋,柔聲叮囑說“我的大郎是最乖的,不管對任何人,都不許說你的手是被弟弟和妹妹咬傷的,明白么”
“娘親,興哥兒和玲妞才是最親的兄妹,他們不僅不和孩兒玩耍,還經常合起伙來欺負孩兒。”李繼易已經六歲有余,這個時代的孩子們大多早熟,他已經懵懵懂懂的知道了一些事情,“其實,孩兒是讓著他們的,即使他們一起上,也打不過孩兒”
唐蜀衣望著委屈的兒子,心里不由得一陣莫名酸楚,情不自禁的將李繼易摟進懷中,差點沒哭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