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她的棍棒教育下,小小年紀的李繼易,被迫懂得了不打弟弟和妹妹的大道理,卻屢屢吃著大悶虧,可謂是冤枉之極。
常言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然而,在李中易的事業蒸蒸日上之際,他哪有工夫親自教育兒子和女兒們
既然李中易沒時間教育孩子,跟著他也見過不少大世面的唐蜀衣,當仁不讓的承擔起教育親兒子的重任。
“娘親的大郎最是孝順。”唐蜀衣收拾起惡劣的情緒,柔柔的教導李繼易,“大郎啊,你父親以前屢屢被正室及嫡子所欺辱,吃足了手足相殘的苦頭。所以,他最恨家宅不寧,兄弟不和。你是你父親的長子,俗話說得好,長兄如父,弟弟和妹妹們即使偶有不恭,你卻不可不寬仁,明白么”
“娘親,對咱們家的弟弟和妹妹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為寬仁。孩兒說的對么”李繼易無法完全理解寬仁的真實內涵,卻在唐蜀衣的循循善誘的教導之下,用最通俗的話語,作出了貼切的解釋,這不禁令唐蜀衣又是好一陣心酸。
這些年來,唐蜀衣為了更好的掌家理事,不僅要看得懂帳本,也需要代表老李家發出符合禮節的請柬,或是根據同僚送來的禮單作出妥當的回禮安排。
這些高層級的掌家事務,每一項每一樁每一件,都強迫唐蜀衣必須掌握識文字的功底。
有志者事竟成,經過這么些年的艱苦努力,唐蜀衣尚不能吟詩作詞,卻已經完全看得懂請柬和禮單,及其背后隱藏著的政壇風向密碼。
“對的。不過,興哥兒和玲妞的教養甚好,不是被惹急了,不可能咬你的吧”唐蜀衣的一席話,可謂是一針見血。
如果,李中易就在現場的話,一定會挑起大拇指,贊嘆道“真乃女中諸葛也。”
“娘親,孩兒,孩兒”一向不擅長撒謊的李繼易,被唐蜀衣當面戳破了真相,他不由得一陣心慌意亂,結結巴巴的說不出半句囫圇話。
知子莫若母,唐蜀衣見了兒子慌亂的表現,她哪能不明白兒子打死也不愿意說的真相呢
“大郎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娘親就饒你這一遭,不罰你了。不過,大郎你一定要記住,以后絕對不允許對弟弟和妹妹們動粗。”唐蜀衣作了十余年的奴婢,又登上掌家娘子的寶座多年,她早就在實踐之中,磨練出了一整套察言觀色以及合理整人的獨門心法,“你最近不是得了好幾樣新玩藝兒去園子里玩耍的時候,把那些新鮮的玩藝兒都帶了去,和弟弟妹妹一起耍子。”
“娘親”李繼易拖得老長的聲調,充分顯示出他的不樂意。
唐蜀衣瞬間拉下臉,沉聲斥道“娘親不許你說不喜歡這三個字,懂么”
“娘親,大郎是個孝順的乖孩子,大郎害怕關小黑屋”李繼易抱緊唐蜀衣的大腿,稚嫩的童音哭腔仿佛鋼針一般,狠狠的扎入唐蜀衣的心房。
“唉,兒啊,將來等你長大成了人,一定會體諒娘親的一片苦心。好孩子,別怪娘親心狠,誰叫你生在帝王之堂堂燕國公府呢你今日的不檢點,將來,我母子二人,恐怕難有活路”唐蜀衣克制住淚意,低聲哽噎道,“悔教夫婿覓封侯”
s二更送上,如果兄弟們的月票更給力一些,司空稍作休息,繼續加第三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