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酒杯后,李中易夾起一筷子炙羊肉,一邊細嚼慢咽,一邊問兒子“怎么樣,基層的戰士們,還能適應北方的嚴寒么”
反季節作戰,新軍最大的敵人不是契丹人,而是苦寒的天氣。
“父皇,您提前準備的羊毛靴,防寒的作用應該排第一。其次是狗皮帶耳絨帽,另外,厚棉大口罩,可管用了,護著口鼻只露出眼睛來”李繼易打開了話匣子,就收不住嘴了。
李繼孝好容易找到插話的機會,趕忙搶著說“父皇,雪撬可好使了,在三尺多厚的雪地里,用撐桿一撐,就可以滑出去老遠。”
聽兒子們說了一通后勤準備工作的長處,李中易心里明白,戲肉在后頭呢。
果然,李繼易話鋒一轉,開始抨擊雪地宿營車了。
“我們十幾個弟兄,一起擠在宿營車里,剛開始可以撐得住,時間一長啊,就睡不好覺了,腳都伸不直啊”
“我的隊里弟兄,好些都凍了手腳,拿槍都吃力。”
“草原上,風太大了,火藥都很可能被吹散。”
“如果有合適的槍管蓋就好了,槍管露在外邊,沒一會兒就會結凍。”
李中易一邊聽,一邊點頭,他安排兩個兒子,從軍隊的基層做起,就是想讓他們知道知道,軍隊基層戰士們的苦。
軍官們再苦,又能夠苦到哪里去呢
天寒地凍的戰場環境,戰士們的苦,才叫真的苦。
皇帝的親兒子,也和普通戰士們一樣的,窩在雪地宿營車里,挨凍受累。
明朝為啥敗的那么慘
皇子們長于深宮婦人之手,完全不知道軍隊的將領們,已經把明軍變成了家丁隊。
朝廷的軍隊變成了家丁隊之后,要錢要得急,出戰出得慢,養寇自重也就成了常態。
所謂關寧鐵騎和九邊邊軍,就是這種養寇自重的怪胎。從薩爾滸戰役,到松錦戰役,都是明軍自己率先潰退,導致的慘敗。
李中易是開國之君,軍法異常森嚴,誰敢棄師而逃,他的全家老小都不可能有好果子吃。
但是,李中易的接班人就不同了。他的兒子們在軍中不可能具備天然的權威,如果再不知道底層的情況,就很容易被蒙蔽了。
所以,李中易的培養方法,就是讓兒子們在軍隊里從基層做起,知道軍中的戰士們的疾苦。
皇帝不能捏著軍心和兵權,江山能坐穩么
“等喝了酒,我領著你們去軍器監,看好東西去。”李中易心里非常高興,兒子們知道了軍隊的疾苦,將來就不可能瞎指揮。
“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跟不上,比如說,如果沒有雪地宿營車,冰天雪地的扎營都可能累死人的。”李中易的一番話,贏得了兒子們的一致贊同。
父子三人,喝得很高興,三壺狀元紅很快下了肚。
李繼孝一個沒忍住,居然邀請李中易和他們一起劃酒拳助興。
李中易那可是老子了,啥不會
結果,當爹的,把兩個兒子灌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