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第一鎮和第二鎮的全體官兵,集結于大教練場上。
頭戴大檐帽,身穿灰綠色筆挺軍服,要掛銀白色佩劍的李中易,騎著汗血寶馬,出現了大教練場上。
今天的這次集會,李中易將親自給獲得了一等功的勇士們,頒發一級鐵十字勛章。
按照勛章條令,鐵十章勛章,僅限于軍事人員獲得,無戰功者一律不予授予。
李中易親手設計定型的鐵十字勛章,是由黑色內盤加白色邊緣形成的類似十字架形獎章,綬帶以黑為基色輔以兩條窄小的白色。
第三帝國的鐵十字勛章,還分為騎士鐵十字勛章,太過于復雜了,李中易索性給予了簡化。
李漢帝國的鐵十字勛章,共分為八級,其中一級鐵十字勛章極為難得。一般情況下,不殉職是很難拿到的。
然而,冬季反擊契丹的作戰中,居然一次性有五個隊長、排長或棚長,率領戰士們深入敵后,搗毀了至少五百余座契丹人的帳篷。
按照勛章條令的規定,獲得一級鐵十字勛章的猛士,由帝國皇帝親自幫他們掛上至高無上的榮譽。
沒有榮譽感的軍隊,是很難打勝仗的。
如今的帝隊,已經逐漸由舊式禁軍,過渡到了新式陸軍,比以前更加強調軍人的榮譽感。
當李中易勒馬于三軍之前時,第一鎮和第二鎮的鎮統,一起縱馬奔馳到皇帝的駕前,撇刀行禮。
知軍法司事的李浩東,接了皇帝的眼色,便主動拍馬上前,大聲宣讀了授勛的命令。
不大的工夫,五名獲勛的勇士,傲然立于六萬將士之前,一起向皇帝敬禮。
李中易莊重回禮,然后接過一枚勛章,親手掛到了第一名勇士的胸前。
“我的勇士,希望你再接再厲,勇立新功。”李中易看著硬朗的勇士,由衷的喜歡他,情不自禁的替他正了正軍帽,用力抱住他的胳膊,使勁的搖晃了幾下。
“皇上,臣愿為您,愿為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勇士激動的流下了熱淚。
李中易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肅容道“我希望你能一直活下去,親眼目睹帝國的軍威,無遠弗屆。”
“另外,我還要恭喜你,將來服役期滿轉職的時候,帝國所有的衙門,包括緹騎司、警政寺在內,都將任你挑選。”
李中易的一席話,令五位勇士們,個個都喜笑顏開。
如果不是立下了一等軍功,警政寺和緹騎司這種頂頂有實權的衙門,怎么可能任由他們這些草根出身的軍官們自由挑選呢
“臣誓死效忠皇上。”勇士鏗鏹有力的大聲宣誓。
如今,隨著帝國基層官職基本填滿了,軍官服役期滿后,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轉職的。
有資格轉職的軍官,采取的是服役期滿二十年后的評分制。
比如說,駐扎于大城市的,一律不加分。駐扎于邊防哨所的,一年加100分。立下一等功的,再加兩百分。
各級鎮部、協部、標部、營部、隊部的軍官,一律不予加分。
李中易原本就是草根出身的皇帝,他自然非常清楚了,有本事留在鎮部、協部和標部的軍官,都不可能是一般人。
采取評分制,就相對公平多了。不至于出現,靠著裙帶關系,在大城市里過好日子的軍官,轉職的時候,居然還是占據著最好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