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軍功,賞錢一百貫。只在轉職時有加分,沒有別的優惠。
當眾發放賞賜,童叟無欺,公平公正公開,誰都說不出啥來。
不管是舊禁軍之中,還是新軍之中,指揮官們都不負責管錢和管物。軍餉、物資及賞賜,都由后勤部的軍官,當眾發放。
軍隊將領,一旦掌握了錢,吃拿卡要,克扣軍餉,挪用公款的現象,就肯定無法避免。
散會后,第一鎮和第二鎮的官兵們,開始輪流放假。
之所以需要輪流放假,主要是上次的教訓。
幾萬有錢人,突然涌入京城的大街小巷。好家伙,市面上物價水平,陡然翻了好幾倍。
幾家歡喜幾家愁。
李繼易和李繼孝兄弟倆,幾乎同時收到了調令,命令上寫得很清楚,他們將調任總山長室,任參謀。
“父皇,兒臣不想離開作戰部隊。”李繼孝忍了又忍,實在是忍無可忍,終于爆發了出來。
李中易早就想好了對策,便擺了擺手說“我兒子,不僅僅是身經百戰的勇士,還需要精通政務。所以,這次調你們回來,并不是讓你們留在京城里享福,而是會送你們去西部的小縣城里去,擔任知縣一職。”
李家兄弟倆不約而同的楞住了,知縣,不是需要參加新式科舉之后,才有資格擔任么
李中易看出兩兄弟的疑惑,不由笑道“檔案資料,我都替你們編好了,天衣無縫,你們只管去赴任好了。”
“記住了,宰輔必起于州縣。縣官才是撫民之官,不當縣官,怎么徹底的了解民情呢不了解民情,朝廷發布政令,王國發布訓令,都很可能最終傷民。”李中易豎起三根手指頭,語重心長的說,“給你們三年的時間。三年無法大治一縣,就只能回來給我當參謀了。”
沒有競爭,哪來的優勝劣汰
按照李中易的培養流程,他所有的兒子,都會走一遍整個流程。
先入軍隊的基層鍛煉,了解普通戰士之苦,掌握軍方之弊。
再轉任知縣,振興商業,發展教育,維護治安,學習撫民之要。
此所謂,上馬管軍,下馬撫民,才是完整的帝王教育。
實際上,兒子們當過知縣,有了政績之后,就都會被分封到南洋的菲律賓去。
各封一城,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就看誰最有本事了。
客觀的說,歷史上的皇子教育,還真就是韃清做得最到位了。
只不過,韃清的皇子教育,依然被束縛于農業文明的儒家經典之中,沒有融入先進的工業文明,導致落后挨打的悲慘局面。
兩個年紀最長的孫子,悄悄的離開了京城,趕赴各自的縣城。
薛太后知道后,除了拍桌子打椅子的找碴之外,也只能無可奈何。
畢竟,皇帝這是在培養帝國的接班人呢,怎么可能不慎重從事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