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是李中易欽定的第三鎮、第四鎮和第五鎮的臨時駐地,也是攻略整個天山南北的出發地。
李繼易心里也很清楚,父皇已經有了攻略整個西域的宏偉計劃。
平定了西域之后,第三鎮駐蘭州,第四鎮駐于興慶府。興慶府,也就是后世的銀川。
未來,打下了天山南北之后,第五鎮將駐于伊犁。
李繼易還知道,將來,朝廷會設置伊犁將軍府,管轄天山南北的廣大區域。
不僅如此,李繼易還知道,在天山以北,有一個大湖,湖里有許多許多淡水,名曰貝加爾湖。
父皇告訴過他,整個契丹國中,這座湖是最有戰略價值的地方之一,屬于必爭之地。
李中易再三叮囑過李繼易,這座湖必須牢牢的掌握在帝國的手中,哪怕犧牲十萬將士,也絕對不能丟失。
李中易對將士們生命的愛護,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李繼易也知道的異常清楚。。
然而,為了這座湖,可以犧牲十萬大漢的勇士,可想而知,具有何等的戰略意義
蘭州知府并不知道李繼易的底細,他忙于大軍即將全面展開的西征,顧不上見李繼易。
就這么著,李繼易連頂頭上司的面都沒見到,就被打發去了渭源縣。
渭源是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古絲綢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位于秦鳳路中部
新任李知縣即將到任的消息,傳到了渭源縣之后,縣里的主簿領著全縣的吏役,提前趕到了城外十里的接官亭,等候李繼易的大駕光臨。
然而,讓縣里的官吏們,沒有想到的是,來的不僅僅是知縣,還有一個合成營的新軍剿匪部隊。
望著威風凜凜的新軍戰士們,主簿有些遲疑的問身邊的心腹“本縣的匪不是都圍剿干凈了么”
心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得猜測說“可能是擔心黨項人謀逆吧”
“胡說,黨項人早就被皇上馴服了,借他們八百個膽子,也是不敢謀逆的。”主簿有些想不通,但是李繼易的馬車已經到了跟前,他也無法多想了。
見主簿領著人迎接了上來,李繼易倒是沒有擺知縣的架子,下車后,客氣和大家一一見禮。
主簿看清楚了李繼易的相貌之后,不由大吃了一驚,啊呀,好年輕的知縣相公啊
李中易手把手的教過李繼易,治民必先治官,官不行,民必受苦。
只是,李繼易剛剛上任,兩眼一抹黑,還需要時間來了解縣里的官吏們。
渭源縣衙坐落在縣城的北邊,大門面南而開。首先看到的是臨街屹立的牌坊,正中主牌坊為四柱三間式,四根云紋雕飾大石柱安放在一米多高的草白玉石須彌座上,柱前后抱柱石、石鼓、石獅渾如天成。
門頭匾額“民具爾瞻”非常醒目,左右四門眉題“正風”“敦仁”“崇禮”和“尚儉”。
再看兩側各有一個簡潔的兩柱一門式配坊,坊頂柱頭之上,均有一只向南張望的石獅。
縣衙牌坊給人一種莊嚴雄偉之感,李繼易跨門而入,眼前不由豁然開朗。
好氣派的官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