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雙方合作的模式威力也越發顯現出來。
在報紙連載一個月后,《燕山文報》已經正式突破15萬的訂閱量了。
《鬼吹燈》的電臺節目更是已經達到了19%的收聽率,距離20大關近在咫尺,檔期也從晚間十diǎn挪到了九diǎn,很顯然這個節目已經得到了電臺更大的重視。
除此之外,劉源也終于如愿的成為了《燕山文報》編輯部的主編,而原主編則是因功升職調回了總部,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在給劉源讓位,當然,對于那位主編來講這也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過程。
而聶唯的筆名‘唯一’也在首都的圈子里開始漸漸有了diǎn名氣,甚至他已經接到了幾家小出版社的電話邀約,很顯然這部已經入了出版商的眼了。
但是對于出版這件事兒聶唯卻并不著急,因為他還在等《燕山文報》接下來的行動。
已經在京都地區訂閱量超過十五萬的《燕山文報》基本上已經可以考慮發全國刊物了,那時候《燕山文報》也會分為周報與日報,而自己的這部無疑就是這家報社打開全國市場的一件利器。
而聶唯等的就是讓燕山文報先沖鋒陷陣,打開這片市場,這時候自己再出版圖書,無疑會取得一個更為優秀的出道成績。
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冬季,京都今天的初雪下得特別早,十一月中旬就飄飄灑灑的染白了這座古老的都城,這段期間聶唯除了關注之外,就是在揣摩劇本了。
聶唯看劇本并沒有只盯著自己的角色,其他的男性角色他同樣也會揣摩,甚至和自己角色有對手戲的那些女性角色,聶唯依舊會認真閱讀分析,畢竟有些東西如果只看一小部分并不會得到真相,只有從全局出發,才更能明白該如何演好這個角色。
很顯然,聶唯就是這樣做的。
當然,聶唯也不是一個工作狂,閑暇之余他也會約上林亦菲、舒暢和喬振宇,大家一起聚一聚,喝喝茶,吃頓火鍋,一段時間下來四個人也是互相越來越熟,就連一開始最拘謹的喬鎮宇現在都能和大家偶爾開開玩笑了。
四人小團伙在默契中就這樣成立了,這對于大家在不久后進入劇組無疑是有莫大幫助的,別小看那地方,舒暢就說過,劇組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江湖,在里面能有個朋友幫忙照應,無疑是非常幸福又安心的一件事兒。
按道理來說,在進劇組前聶唯的生活規律就不該有太大的變化了,可是偏偏就有人不希望聶唯這樣的安定下去。
11月17日早,《京華娛樂報》的一篇報道引起許多人的注意,而這一切都與近期一本非常火熱的連載有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