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女青年爽快的答應了采訪。
得到了確認,梁博立刻問道:“請問您這么一大早來書店排隊是為了買什么書么?”
“當然是唯一的《鬼吹燈》啦。”女青年理所當然的回答道:“報紙連載的總有不小心漏掉的章節,所以我想要買本書,回家好好讀一下。”
“我也是呢,前面有一些沒看到,現在終于出書了,當然要買一本,好好的從頭讀一遍。”
“我到是看全了,不過我是唯一老師的書迷,他的《鬼吹燈》實體書發售,我當然要來支持。”
梁博僅僅只是問了一句話,但是四周的幾個排隊的人紛紛熱情的回應著他,而這群人的目的顯然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來買《鬼吹燈》。
應付了一下這群熱情的粉絲,梁博又把視線重新投回到隊伍當中,很快以他記者精準的眼光,又發現了一位看上去年紀最少有六十歲的老爺爺。
“這位老先生,請問您也是來買《鬼吹燈》的么?”梁博帶著攝影師上前兩步,好奇的問道。
“當然。”老者回答道。
“那這本書是在什么方面吸引了您?”梁博繼續問道。
“我對本身的故事線并不太感興趣,我更感興趣的是中引用的那些山野鬼怪傳說,還有來自各個地方的奇聞異事、風俗習慣,這本你不能單純的當一本去讀,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內容值得挖掘。”
“老先生,謝謝您接受采訪。”梁博道謝時,書店也終于敞開了大門。
伴隨著長龍緩緩的移動,梁博等人又采訪了幾位排隊的群眾,無一例外,都是來買《鬼吹燈》的,對于這樣的場面,甚至連書店老板都有些驚訝了。
“我真沒想到這部會賣的這么好,以往只有那些知名的大作家出作品時才會有這種排隊的現象發生……”
而就在梁博等人繼續采訪的當下,其余各地派出去的記者也陸續反饋著好消息到燕山文華集團的總部。
不知不覺中一上午就過去了,此刻燕山文華出版社的會議室里坐滿了人,也在其中,大家并沒有討論什么實際的內容,因為他們都在等待著一個結果。
“出來了,出來了!”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大喊聲,讓會議室本來懶散的氛圍頓時一震。
“多少!?”坐在首位的出版社主編看著跑到門口的工作人員,大聲的問道。
“一萬八千冊,許多書店都要求再次進貨。”工作人員顧不得大喘氣,連忙報告這個好消息。
會議室所有人在聽到這個數字后,臉上的表情也跟著興奮了起來,半天就賣了一萬八千冊,這顯然是要爭一下圖書銷量榜的節奏了。
“讓那些記者盡快把宣傳報道做出來,必須加把火,今天就讓《鬼吹燈》登上圖書銷量榜!”在出版社主編大聲宣布下,整個燕山出版社也開啟了十足的馬力,繼續為《鬼吹燈》造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