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伴隨著雪亮的燈光,以及刺耳的轟鳴聲,一輛火車卻瘋了似的,正自北向南疾駛著。
火車箱共有39節,將近一千米長,上面裝著一個鬼子野戰炮兵聯隊。
車廂里面,除了有將近3000多個鬼子外,還有數量差不多的軍馬。
除了人和馬以外,還有48門大炮,以及配套的炮彈。
這其中,36門是口徑為75毫米的野炮,或者是山炮。
另外12門大炮,威力更大,口徑是120毫米
很明顯,這個炮兵聯隊的目的地是關內,是鬼子特意為挑起全面戰爭,并取得最終勝利而準備的大殺器。
鬼子的最高作戰單位是方面軍,下面有數目不等的師團。
實際上,這種設置不是常態。
在平時,師團才是鬼子部隊的最高單位。
不管級別高低,在鬼子師團里面,都有幾個類型不同的聯隊
如最常見的步兵聯隊,騎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炮兵聯隊等。
這其中,論地位,論戰術作用,以大殺器炮兵聯隊為最。
在抗戰史上,因為華夏國力羸弱,買不起用不起重武器,很多部隊當中連重機槍都很少,或者是沒有,遑論大炮了。
這也造就了一種現象,面對鬼子炮兵的轟炸,絕大部分情況下,華夏軍隊都只能被動挨打。
故而,憑借著壓倒性的火力優勢,每次大型戰斗前,鬼子都會先來一波,或者是好幾波大炮轟炸。
炮兵轟炸結束后,感覺到差不多了,鬼子就會讓步兵發起沖鋒。
炮兵轟,步兵沖,加上鬼子的軍事素養都極高,故而,絕大多數情況下,鬼子都會獲勝。
當然,鬼子獲勝,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不過卻是戰術方面的。
很多華夏軍隊在防守的時候,專注于長線防守,忽略了縱深防護,還非常忽視組建預備隊。
這樣防守,雖然能照顧到很大一片區域,但缺點卻也很突出,并且很嚴重。
一點被突破,而不能盡快補上的話,鬼子就會趁虛而入,將華夏軍隊分割包圍,從而重創他們。
并且,因為體能好跑得快,鬼子很善于迂回包抄。
當然,說來說去的,鬼子對炮兵的依賴很重。
一般情況下,戰斗一開始,鬼子就經常讓炮兵說話。
在抗戰史上,一個大隊1100號鬼子,吊打華夏一個有著好幾千士兵的師,并不是笑話。
原因很簡單,一個鬼子大隊,就有兩門口徑為70毫米的九二步兵炮。
反觀華夏軍隊,連重機槍都很少,或者是沒有。
雙方相遇,結果可想而知。
夜越來越深了,但這列火車卻依然在疾駛。
除了在車廂頂上值崗的鬼子外,絕大多數鬼子都在養精蓄銳,已經睡著了。
但是,因為心情很激動,想著早點立功受勛,大佐聯隊長松井庫代卻還沒有睡。
炮兵在鬼子當中的地位很高,炮兵軍官的地位就更高了。
甚至,論地位,炮兵比騎兵的地位更高。
因為大力推行軍國主義,以及武士道精神,故而鬼子對騎兵很看重。
雖然冷兵器有些過時了,但很多鬼子還是喜歡用冷兵器馬刀說話,他們對刀劈敵人的感覺很享受。
于是,讓外國人奇怪的現象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