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川軍是對民國時期四川地方軍隊的統稱。
和其它地方派系不同,川軍內部派系眾多,內斗很嚴重,以打內戰而聞名于全國。
兄弟睨于墻,而外御其侮
這句話,用來形容川軍的話,沒有任何毛病。
蔣杰石的廬山宣言剛剛發表,川軍名義上的老大,也就是劉湘就站了出來。
其實,在此之前,也就是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的第二天,劉湘就主動向蔣杰石請纓,表示要率部參加抗戰。
劉湘表示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干萬石
確實,在抗戰期間,四川的貢獻非常大,是公認的冠軍。
全國30的財政稅收、20的抗戰兵力,都是四川的,如果這還不算冠軍的話,怎么才算
不過,因為內斗太嚴重,川軍出川的時候,軍容軍貌很狼狽,被很多人認為是華夏最糟糕的軍隊。
他們裝備嚴重不足,嚴重缺乏彈藥。
抗戰史上,成建制的營連級部隊里面,沒有一支槍,就出自川軍。
另外,他們還嚴重缺乏糧草,尤其是醫療設備。
舉個例子,大冬天的,川軍還穿著夏天的草鞋
然而,就是這么一支叫花子部隊,雖然餓著肚子,嚴重缺乏武器,卻硬是打出了名氣,打出了華夏的聲威
條件這么艱苦,但是他們幾乎參與了所有的大小型戰役。
即使犧牲很慘烈,甚至都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但他們依然無怨無悔。
公認的是,抗戰期間,一共有350萬四川人,先后走上戰場
也就是說,每15個包括老弱病殘幼在內的四川人,就有一個青壯加入了抗戰武裝。
還有,全華夏的抗日軍人當中,每五個里面,就有一個川軍
另外,最重要的是,整個抗戰期間,華夏絕大部分領土都淪陷了,但四川卻一直在雄起當中。
還有,因為國力羸弱、士兵的軍事素養太差、嚴重缺乏重武器等原因,中央政府甚至都遷移到了四川
讓葉天唏噓不已的是,川軍的老大,也就是劉湘,結局卻很悲催。
確切的來說,他玩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
率領大軍出川后,第二年,也就是1938年,這位民族英雄就因病逝世于漢口。
但是,臨死之際,他留下了一句激揚慷慨的遺囑;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當然,響應蔣杰石廬山宣言、并為此作出很大貢獻的,還有桂軍、八路等武裝。
桂軍因為大都偏安于華夏西南,沒怎么有內戰,廣西那邊處于亞熱帶,糧食等生長的快,因此實力不亞于政府軍。
并且,和川軍差不多,雖然桂軍士兵的個子不高,但卻都驍勇善戰。
再看看八路,因為和川軍類似,手里沒錢沒槍,在抗日戰爭當中,八路就選擇了另一種抗戰形式。
他們和軍統下屬的各地方武裝、各自發抗戰武裝一樣,選擇了游擊戰,目標是小股鬼子和小股漢奸部隊。
當然,有了絕對把握后,他們也敢于對大股敵人亮劍。
另外,因為八路很善于做宣傳工作,在宣傳抗戰、鼓舞人心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
響應蔣杰石的號召,為抗戰做出很大貢獻的,還有很多其它武裝。
這個時候,葉天已經離開天津市區了,并且聚齊了抗倭救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