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師師長李樹森身負重傷
第201旅旅長蔡炳炎及兩個團長陣亡
在前線指揮戰斗的營連長,大半犧牲
因為羅店位置很重要,就算是損失這么大,但為了奪回這個陣地,華夏還是不停地往那里調兵遣將。
與此同時,鬼子不斷在其它地方登陸。
很自然的,華夏軍隊進入了腹背受敵的模式。
到了9月中旬,鬼子援兵陸續增援過來了,華夏的局勢越來越被動。
華夏沒有制空和制海權,在主動進攻鬼子、阻擋鬼子登陸、爭奪各個陣地等戰斗當中損失慘重,部隊疲憊至極,被迫轉入防御。
這還不算,被這么多大口徑艦炮轟炸,華夏軍隊不得不繼續死傷慘重的模式。
另外,發現擋不住鬼子的攻擊,華夏最高統帥部不得不一再增兵。
另一邊,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后,大鬼子還發了個大招。
大鬼子們一致決定,將戰場重點,從華北地區,轉移到上海。
為了加快上海這邊的戰斗進程,從而實現三個月內滅亡華夏的口號,大鬼子繼續往上海增兵。
就這樣,華北方面軍下轄的第9、第13、第101師團,被調配到了上海派遣軍序列。
此外,大鬼子還從殖民地調來了不少部隊。
當然了,李春山、于芷山等漢奸部隊,也得到了大鬼子的征召令。
這樣,算上原來的第3師團、第11師團,光是陸軍,鬼子就達到了五個師團。
其實,這也是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一再堅持的要求。
要是算上海軍,以及海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的話,鬼子在上海的總兵力,就達到了驚人的20萬
依照單兵戰斗力,一個鬼子相當于五個華夏精銳士兵。
又因為,鬼子的飛機數量,遠超華夏。
最重要的是,鬼子還擁有將近一千門大口徑艦炮。
鬼子的實力這么強大,華夏要想獲勝的話,不派出300萬精銳士兵,根本就拿不下來這場大型會戰。
不得不說的是,主動掀起淞滬會戰,這是華夏第一軍神蔣百里將軍的建議。
按照他的建議,只需將鬼子主力吸引到上海,就算是達到了戰略目的。
然后,主動放鬼子主力進入華夏內陸。
利用華夏幅員遼闊、地形復雜的優勢,在各個戰場上消減鬼子。
也是,鬼子聚集在一起,在飛機、重炮等重武器的幫助下,戰斗力強大的嚇人。
鬼子一旦分兵的話,就好對付一些。
不過,為了確保這一戰略的順利實施,加上華夏精銳主力部隊都打急眼了,因此,淞滬前線的戰斗愈演愈烈。
為了打贏這一戰,華夏最高統帥部一聲令下,全國的精銳部隊繼續往上海灘周邊開拔
這樣,華夏方面,除了原有的第8、第9、第15集團軍外,又增加了兩個集團軍。
他們分別是,抗戰第一大將薛岳的第19集團軍、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
稍后,感覺到不是很保險,廖磊的第21集團軍,也緊急開到了前線。
士兵這么多,為了更好的指揮,加上總司令張治中因病回南京調養,華夏最高統帥部做出了下屬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