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三人又開始了新的考核競賽。
因為畢十三跟這兩人,可都是有賭約在身的。
只是畢十三無論如何抓緊時間,他來的晚就是來得晚,當宮夜羽結束聽力短文時,李殊詞才將聽力短文進行了一半,而畢十三則剛剛結束聽力對話,剛要開始聽力短文。于是宮夜羽在老師做著小聲的手勢中,躡手躡腳的離開了聽力考核教室,去了理解考核教室。
其實理解的考核是有點因人而異的,因為英語這門課吧?有的人注重正確率而喜歡通讀全文,有人注重速度而偏向關鍵詞定位。而理解的考題幾乎都是隨時代發展的新題型,老師甚至會在里面加一些難度。
所以要在短時間內看完不長不短的一篇文章,對大多數的同學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加之題目肯定不會按照文章的順序出,而且有干擾段,難度就是一加一了。因此,關鍵詞的定位就成了大部分人的首選。如按照文章的專有名詞、數詞、長詞與不常見的詞定位之外,必須提高解題速度,還要力爭把題里的句子、單詞都弄明白,并且對其中的難句做一定的分析,特別是語法結構搞清楚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所以這項理解的考核用時誰跟誰也不一樣。
所以當李殊詞和畢十三一前一后的來到理解考場時,宮夜羽已經把自己的文章里面那些真題里的句子、單詞都弄明白,并且對其中的難句做了一定的分析,特別是語法結構,其中一些很精彩的句子他也來了個舉一反三,并試了幾種不同辦法將同樣一個句子,用在不同的地方,看會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呢?所以他的答案與解析寫完交給老師后,閱卷老師每每看到了出彩之處,竟也忍不住嘖嘖贊嘆。
而這個信號,可是老師給高分的依據,因為只有精彩的卷子,老師們才會發出這種賞心悅目的贊賞音調。
所以三人中,還是宮夜羽第一個離開的理解考場。
而到了翻譯考場,則是最直接的漢譯英。
這對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人來說就更簡單了。
因為翻譯考場的漢譯英其實是有詳細的評分原則的。
第一是:整體內容和語言均正確,得1分。
第二是:結構正確,但整體意思不確切、信息不全或用詞不當,得0.5分。
三是:整體意思正確但語言有錯誤,得0.5分。
第四是:整體意思完全錯誤,即使結構正確也不得分。
第五是:大小寫錯誤及標點符號忽略不計。
所以了解這些評分原則才是考生對解答試題,取得高分的最大幫助。
夜羽抽到的翻譯段落是:智能手機與老式渠道的對比。
由于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華夏智能數量近年來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極大地改變了許多人的方式。他們現在經常智能手機上看新聞和文章,而不買傳統報刊。大量移動應用程序的開發使人們能用手機讀和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因此,紙質書籍的銷售受到了影響。但調查顯示,盡管能手機市場穩步增長,超半數成年人仍喜歡讀紙質書。
看了自己的考題,宮夜羽迅速找出自己考題的翻譯真題其實一共包含5句話,讀完整個段落,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智能手機與老式的途徑在領域中相互沖突已經是如今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選取現在時便可。確定完時態后,便是精簡結構,具體他也劃了六個步驟:1、由于......的......發展,......數量......增長。
2、這......改變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