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張大奎繼承了祖上傳下來的十幾畝良田,日子過得比一般人家好不少,但是讓他出銀子供女兒去私塾讀書識字,他也是萬萬舍不得的。
作為父母最疼愛的小棉襖,張寶兒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她一邊踮著小腳往家里跑,一邊琢磨著該怎么才能去讀書,還別說,眨眼功夫,還真就讓她想出了個法子。
張大奎弱冠之年就成了豐臺這片出名的地痞潑皮、不孝子。
這些年能學好,認認真真的打理那十余畝田地,不再胡作非為,一家人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全賴他娶了一個好妻子。
張大奎的娘子是附近王家廟村上的王老蔫家的閨女王氏。
要說這王氏,那真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唯一的缺點就是模樣特別漂亮,放在鄉下來說,那就真是雞窩里飛出的金鳳凰,和村上的其他姑娘站在一起,那強得不是一點半點,真真就如天上的仙女一般。
鄉間有老話說得好,丑妻近地家中寶。
這普通莊戶人家怕娶個漂亮媳婦養不住,也怕王氏這張如花似玉的臉會招惹來不必要的是非,村上地主鄉紳的娶親,又講究門當戶對,倒是有些個附近村上好色的地主老財的想要納了王氏做小,可是王老蔫這輩子就王氏這么一個姑娘,千嬌萬寵的養到這么大歲數,他怎么忍心自家姑娘去給那些比自己歲數還大的半大老頭子們去做小,所以這一來二去的就把已經到了婚嫁之年的王氏給耽擱在了家里頭。
眼瞧著王氏的年紀越來越大,丟下十七就往十八上奔了。
王老蔫聽著村上被傳得越來越難聽的閑話,瞧著素來潑辣剛強的王氏也越來越不愛言語,時不時的還會背著人抹眼淚,求遍了附近村上媒婆都不見好婚事上門的王老蔫沒法子,只得將王氏許配給了那會兒都已經二十好幾的張大奎。
俗話說得好,好漢無好妻,賴漢娶嬌枝呢
張大奎這個成日里游手好閑的地痞潑皮,居然就這么白白娶了王氏這么一個如花似玉的好姑娘進門,隨著王氏進門沒多久,張大奎隱藏著的缺點就暴露了出來,游手好閑、耍錢酗酒、不事生產王氏本就是個性格爽利的潑辣女子,自是看不慣這樣子的張大奎,雖說之前婚事有些個不順利,但是骨子里的那股子剛強勁,卻是打小帶來的,她怎么也不允許張大奎做個招貓逗狗討人嫌的地痞潑皮,打小就跟著王老蔫這個不錯的獵戶長大的王氏,練就了一手不錯的棍棒工夫,她和張大奎打了又打,經常將張大奎教訓得滿街逃竄,又將張大奎的那些個狐朋狗友都狠狠教訓了一頓,總算是將張大奎梳攏得如小綿羊似的聽話了。
從小就看著王氏指東,張大奎不敢往西長大的張寶兒,想著要讓自家摳門的老爹出銀子送自己個兒去讀書,便只能求最是疼愛她的娘親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