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特點,也養成了蜀州婦女在自家男人面前嬌憨潑辣的性子,聽到老媽跟老爸這樣說話,李君閣早就習以為常。
魚塘盡處是一個小壩子,那是自家的打谷場,稱為“敞壩”。敞壩對面就是自家的屋子,呈u字型結構,中間是三間兩層的紅磚房,正對是堂屋,左右各有一間耳房,還有樓梯通到樓頂。
敞壩左邊是青磚青瓦的單層大房,里面是廁所和豬圈,豬圈里躺著兩頭豬,還有大量的地方堆放著各種農具,頭頂還搭了一層木板,木板上面放著各種柴火雜物。
敞壩右邊也是同樣的大房,那是李君閣家的廚房所在,廚房是柴灶,上方掛滿了臘肉香腸之類的煙熏肉制品。
豬圈房的外側是一個小平地,有三棵桂圓樹,樹冠比紅磚樓還高。樹下的小平地被竹篾編成的矮籬笆圍著,里面兩三放養著兩三只叫雞,十幾個抱雞殼。
廚房的后面是一間浴室,右側是三棵荔枝樹,也挺高大。荔枝樹樹型非常好看,樹下擺著一個石桌,四個石凳。
荔枝樹跟桂圓樹都是李君閣父母結婚的時候種下的,論年紀李君閣得管它們叫哥了。
魚塘和敞壩之間還隔著幾分土地,也沒空置,上面種著兩株花椒,一株桂花,一株黃桷楠。
樹下種著一些亂七八糟的花卉,什么月月紅一條鞭之類,倒也怪好看,跟三廂的房屋一起,把敞壩圍了起來。
整個屋子的后邊搭著一個瓦棚,可以從廚房的后門通到那里。
瓦棚下面是水泥地,如果從廚房后門出來,出門就看到右手邊靠墻擺著冰箱,洗衣機。
還有一張小木桌,放著電飯煲,菜板,菜刀,下面放著幾個挑桶。
紅磚墻上也掛著一些農具,以及斧子,鋸子,柴刀,電工工具之類。還有一大片區域掛著李君閣的各種漁具。
棚子外側擺著一大一小兩個石頭水缸,一個三尺見方,一個五尺見方,兩根膠管將山上的泉水引入缸中,水缸裝滿后會自動溢出到棚子外面的水溝中,繞過房屋,最后流進屋前的魚塘里。
水缸旁邊是好些個大大小小的土陶泡菜壇子,還有一個很長的水泥臺子,上面擺放著一個大菜板,還有一把大菜刀,那是用來切豬草的,旁邊還堆放著一堆青草,紅薯藤之類的青飼料。那是家禽跟家畜的晚飯。
水泥臺子下面,是各種大大小小的盆子。
再往后,棚子的后面,是一個小丘陵,一條小石板路通往上邊,那是李君閣家的柴山。
母子倆扔完魚草,石素芬提溜著空籮兜,李君閣提溜著自己的背包,一起沿著魚塘往自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