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在屋檐下縫鞋墊,老早就看到李君閣了,見他過來立刻抓著娃子一通“乖孫”的喊,滿是皺紋的雙手在李君閣臉上身上一陣撫摸。
安撫好了奶奶,石素芬自家去地里摘菜,祖孫兩人進了堂屋。
堂屋中間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四條長凳,桌上擺放著一個茶壺,幾個杯子。左邊還有幾把靠背木椅,沿墻一溜排著,右邊一個柜子,上面放著幾筒茶葉,一個飲水機,柜子里面都是酒水杯子一類。
正面墻上是一個木龕,中間擺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位”幾個正楷字,其中“位”字只有其它字的四分之一大小。
木龕左右兩側還貼著好些紅紙,上面畫著一些神像跟道家符咒一類的東西,都是父母在年節時從集市上請回來的,李君閣也看不懂。
木龕下面是一個香案,中間擺著一個香爐,里面盡是燃盡的香樁子,爐子旁邊放著香燭打火機,兩側分別擺放著一個燭臺,現在還空著,燭臺外面各擺著一個盤子,一個放著水果,一個放著糖果。
堂屋兩邊各有一個小木門通往左右耳房,左邊是李君閣奶奶的房間,右邊是李君閣的房間,奶奶房間里有大電視,李君閣房間有電腦。
樓上是父母的房間跟客房。
李君閣走進自家屋子,將背包往小沙發上一扔,出來時已經換上了粗布衣褲跟解放鞋,立馬變成了一個農村娃,掀開茶壺蓋子,見里面有茶水,倒了一杯,一飲而盡,“嗯,老陰茶,好喝”
走出堂屋,見奶奶又在縫著鞋墊,便拖過一張凳子跟奶奶聊天。
奶奶最關心的就是乖孫的女朋友,聽說還沒有就不停的嘆氣,說自己還不曉得能不能看到末末,聽得李君閣坐不住了,見敞壩里有些落葉,就抓起墻邊的掃帚開始掃敞壩。
壩子剛剛掃完,李君閣的爸爸李思齊回來了,先跟奶奶說了一聲“媽,我回來了。”才轉過頭,看著李君閣就錯不開眼。
李君閣也站起來,恭謹的對老爸說道“老爸我回來了。”
這就是慎清公的傳下的家風,整個李家溝各家都是這樣,“出必告,返必面。”
過了這茬規矩,父子倆這才放松下來,李君閣去堂屋把茶端出來,就坐在奶奶身邊,跟父親一起喝茶聊天。
閑扯剛一會,石素芬就回來了,身邊挎著一個籃子,里頭有絲瓜,茄子,空心菜之類的時令菜蔬,看著父子倆道“你們也別閑聊了,該喂豬,做飯了。幺娃去塘里弄兩條魚,背時娃兒也不提前打電話,家里都沒有準備。”
李君閣笑著說道“家里的新鮮蔬菜活水魚就好,我在渝州常常想得心頭慌,不行了,我得趕緊去弄兩條,今晚就吃老媽做的酸菜魚”說完就往屋后跑,準備去取漁具。
石素芬笑道“哈哈哈,我兒每次剛回家都窮鬧餓蝦的,跟小時候一樣的,那今天就弄兩條大點的,今晚少吃飯,多吃魚”,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